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男裝熱 老品牌也有第二春


10年前,中國的男裝市場還未成形,社會剛進入小康時期,改善食物和居住環境更為要緊,男士不會在服裝上花上心思。不過,近兩三年內地中產人士的數目大為增,部分年輕白領對服裝的款式較前輩更有要求,令到男裝市場增長十分快速。不過,老牌子又不是沒有生存空間,畢竟內地選擇傳統「正裝」的成熟消費者仍不數,老牌男裝生產商金利來(533)便靠中國市場帶動,去年純利突破4億元,迎來業務上的「第二春」。

內地男裝市場近年發展相當快速。根據Frost & Sullivan調查資料,男裝零售市場於2008及2009年的增長分別達到15%及14%。金融海嘯令到消費額稍為放慢,但多間男裝股陸續公布業績,卻見生意滔滔。

「斜紋代表勇敢,圓點代表溫馨,暗花代表浪漫,方格代表關懷」。老一輩的讀者或會依稀記得,這是金利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廣告。這家老牌男士服裝公司最近公布了業績,大中華業務的溢利增長40%至3.49億元,令除稅後純利超過了4億元,是上市以來的新高。金利來的產品在內地的利潤率仍相當高,拉動毛利率至59%,是一個相當不俗的數字。

更令人憧憬的,是如中國利郎(1234)這一類後起之秀,提供更追貼潮流的款式,生意額亦大幅增長。十多年前,能賣錢的男士服裝基本上只有商務正裝,雅戈爾、羅蒙等是主要品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大城市年輕白領開始容納到商務休閒服裝,「Smart Casual」男裝市場也開始受到重視。

於2009年9月上市的利郎,可說是商務休閒服的先鋒,利郎在主線「Lilanz」以外,開拓了設計時尚的副線「L2」,這個品牌派模特身到日本時裝展走秀,走在國內同業的前線。筆者最近發現,利郎最近又有新猷,計劃推出iPhone及iPad應用程式提供產品資訊,緊貼潮流。

較新穎的設計和宣傳方式,有沒有市場呢?利郎剛剛公布第三季訂貨會的銷情不俗,預訂貨物金額增長23%,下半年的生意該不俗。從去年業績顯示數據所見,利郎的產品也不乏支持者。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全年,集團的營業額增加32%至20.5億元,全年純利達到4.19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38%。

在本港上市公司之中,波司登(3998)拓展男裝市場的動向亦為市場所關注。集團趕及於2007年10月來港招股,正值股市暢旺時期,集得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使其上市有大量「銀彈」進行收購,波司登近年亦進入男裝市場,且看能否把經營羽絨市場的經驗,帶到這個市場。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當股神信徒 覓亞洲投資機會



股神畢非德正在進行亞洲訪問,走訪印度和南韓企業,這位2011年福布斯排名第三位的富豪,今次訪問的言論絕對有參考價值,不妨跟隨股神的足迹,發掘亞洲投資機會。

畢非德於訪問印度企業時直言,「如果你問我,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美元能否保持2011年的購買力,我告訴你不會」。在美國聯儲局量化寬鬆的政策下,畢非德認為,美元的購買力不能保持在現時的水平,故美元固定收入投資將失去價值,持有美國定息債券不如持有股票。


投資股市,那麼投資什麼地區和行業好呢?他的亞洲之旅,也反映他的投資對象要有什麼質素。

畢非德在行程中強調,印度是他屬意的四大投資市場之一。年初至今,印度股市是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當地BSE SENSEX指數由20509點下跌至19103點,期間共下跌了7.8%,現時歷史市盈率17倍,印度股市近期不濟的表現,並沒有阻礙股神對當地市場的興趣。

瞄準印度保險市場 避開社交網

此次印度之行,畢非德就表現對當地的保險業有濃厚的興趣。畢非德藉保險業GEICO起家,對行業有很深的認識,巴郡於2010年更斥資1100萬美元(約8558萬港元),與百嘉安聯保險(Bajaj Allianz General Insurance)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印度汽車保險市場。

不過,股神要大舉投資印度的保險行業,仍存在一定難度,這是由於印度的監管機構對外資持有印度保險公司有所限制,持股量不得高於26%。巴郡與百嘉安聯的合營現時主要透過網上銷售和電話開展業務,股神直言若印度監管當局放寬有關限制,行業將更為吸引。

畢非德於印度的投資興趣還包括消費行業,他暗示,值得選擇的行業還包括軟性飲料及香口膠行業。不過,對於半導體及軟件業,畢非德則不感到興趣,他更認為,現時風行的社交網站企業無從估值,建議不要沾手。事實上,奉行價值投資的他對於不能理解盈利模式的新行業,都會盡量避開。

按股神的投資「心法」,可考慮一些主力投資印度消費品的股票基金。筆者查閱過一些印度主題基金資料,過往三個月表現較佳的基金之中, 富蘭克林印度基金、首域環球傘子基金──印度次大陸基金及百達印度基金投資傳統行業比重較高,在科技行業的投資較少,接近股神的投資方向,不妨細心鑽研。

南韓大有可為 日股仍樂觀

畢非德在南韓的行程,反映出他對南韓經濟的信心。在會見南韓總統李明博時,他表示,南韓是大有可為的市場,儘管南北韓的局勢升級,也沒有降低他在南韓投資的興致。

他首站的行程到達南韓大邱市,訪問巴郡持股的刀具公司特固克(Taegu Tec),在在顯示股神的投資興趣沒有離開實體經濟產業。由2004年至今,當地股市平均市盈率為14.2倍,現時南韓市場的市盈率為12.4倍,較平均值為低。股神過往在南韓股市亦有大手投資,包括當地鋼鐵大企浦項鋼鐵。

要投資南韓的必需品市場,在基金的領域亦有一些機會。近期表現較好的南韓主題基金,包括景順韓國基金、東方匯理韓國基金及霸菱韓國基金,三個月回報分別為12.5%、10.6%及9.1%,股神信徒可以考慮。

對於日本股票市場,股神亦保持樂觀。在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之初,畢非德認為,地震和海嘯只是一次性事件,不會打擊該國經濟,並不認為要大手拋售日股,股市急挫反而是投資機會,取態傾向持有多於沽售。他日前在印度新德里表示,對於日本的天然災害,只會稍微影響當地經濟。

紅酒需求盛 酒股何以未受惠



近年隨着內地居民收入提高,酒類尤其是具有身份象徵的紅酒,其受歡迎程度正不斷提高。紅酒銷量佳,投資者首先當然想到要買入酒股。去年下半年,多隻酒股亦經歷了一輪炒作,不過其後公布的業績並未令人滿意,例如昨天公布業績的王朝酒業(828),去年純利只是微升2%,令股民失望,股價急挫12.8%。內地紅酒需求旺盛,但酒股卻未得受惠,背後原因何在,值得深究。


要知道紅白葡萄酒近年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不妨參考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近日出席在成都舉行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所提供的數據。該會表示,過去8年,中國內地進口波爾多葡萄酒數量增長了70多倍,2010年首度取代英國和德國,成為波爾多葡萄酒出口額最高的市場,總額高達9000萬歐元(近10億港元)。單是2010年,內地進口葡萄酒量就比2009年增長67%。

中國目前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紅酒消費市場,在中國因素支持下,亦令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紅酒拍賣中心。只不過,內地消費者這種對紅酒的熱情,似乎只集中在進口紅酒上,國產紅酒卻出現一個截然不同的境況。

成本上升毛利降

王朝酒業作為內地四大紅酒國產品牌之一,去年售出的葡萄酒總瓶數6320萬瓶,比起2009年約5740萬瓶,只是增長了約一成。公司最受歡迎的產品是大眾化的王朝乾紅葡萄酒,約佔集團收入39%。

不過,在去年葡萄及葡萄汁成本上升的同時,公司卻因為市場競爭大,未能加價之餘,仍要持續向分銷商提供更高折扣,去年紅葡萄酒及白葡萄酒產品平均出廠售價較09年平均每瓶(750毫升)25.8元略低。結果令公司整體毛利率由09年51%降至去年的50%,純利只是微升2%至1.59億元。

王朝酒業絕非單一例子,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506),生產的「長城」葡萄酒同樣屬於內地四大紅酒國產品牌之一。但周一(28日)公司公布的2010年全年業績,同樣令人失望,純利跌24.7%,其中酒類業務全年銷售收入約31.14 億元,錄得2.6%的負增長。

面對進口紅酒的高增長,國產紅酒股卻未能受惠,究其原因,與市場定位有一定關係。正如辛思維早前寫過,內地消費市場目前正向兩極化的方向發展,奢侈品的追捧者眾多,而廉價的產品亦有一大批支持者,唯有走中間路線的產品最吃虧,衣飾如是,酒業亦如是。

目前,進口紅酒正正走的就是奢侈品路線,富人甚至希望成為富人的都對紅酒趨之若鶩,所以年增長近7成不足為奇。反而「王朝」及「長城」作為國產品牌,走的則是中低檔路線。業績結果正顯示,此路不通,企業亟需要重新調整經營策略。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2011年春季全國糖酒會,就被內地記者發現,會場內外出現不少造假冒牌廠商,肆無忌憚招徠生意,提供酒瓶、木塞、印刷等一條龍服務。不過,相關部門視而不見,互相推諉責任。相信行業亂局短期內難有轉變,在假酒的威脅下,國產紅酒的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壓迫。

假酒充斥市場

事實上,或許正看到問題所在,所以中國食品母公司中糧集團繼去年9月收購智利葡萄酒釀造企業後,上月又再次收購法國波爾多另一家酒莊,期望向高端市場靠攏。母公司的積極部署,亦對中國食品帶來好處。公司業績中透露,去年進口酒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0%,而公司亦計劃大力拓展高端產品。

另一涉及內地葡萄酒業務的金六福(472),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在國產紅酒中,走的是偏向較為高檔次的路線,公司近日公布的全年業績,錄得純利增長29.9%,其中葡萄酒營業額按年增長26%。雖然此增長率與進口葡萄酒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不過也總算有交代。

所以,面對內地巨大的酒業市場,酒股能否好好把握,還要視乎個別企業的經營及市場策略。從近期的業績公布中,終於見到真章。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中國無線表現反覆 高盛評級一改再改


朋友D︰「2010年利潤增長超過100%,估計2011最差也不會低於30%呵!」

朋友A︰「惠理基金在3.3元以上不斷增持,4.4元時還在買,持有超過9%股權,且一直未賣一股,我在3.25元時入貨,惠理都不怕,我為何要怕?」

朋友B︰「聽說索羅斯都去看他們的廠房,估計他們的技術水平一定不低!」

朋友C︰「3G在中國還在起步階段,3G手機的需求極大啊!」

以上的朋友堅持以上看法,並且都投資了中國無線(2369)。如果現在還持有,我實在為他們擔心,因為我不看好中國無線。

觀乎它上星期四的業績,營業額增長164%,至40億元,雖然毛利率下降了3.1%,但利潤仍增加100%,至4.8億元,股息又增加了67%,至5仙,亮麗乎?

其他收入掩蓋經營不善

請看看以下驚嚇的半年業績分析︰

淨利潤︰上半年賺2.7億,下半年賺2.1億,半年比較下跌了22%。

再細看損益表,「其他收入」包含了政府資助及補貼,指稅局退回的增值稅,以及財政局用以支持本集團若干研發活動的政府撥款,即與經營活動無關的政府補貼,其餘的是銀行利息、租金及其他不知名收入。

上半年有4100萬元,下半年有1.8億元,如果簡單地把整個「其他收入」扣除,調整後的淨利潤將是︰上半年賺2.3億元,下半年僅賺0.3億元,半年比較下跌87%。

從以上可以看出2010年下半年的經營狀況非常惡劣,筆者實在擔心它於2011上半年會否由盈轉虧。在分析員會議上,曾經有人提及為何上下半年出現這麼大的差異,管理層解釋不了。也有其他分析員問及一些經營性問題,如生產多少部手機才能breakeven和高中低端手機所佔收入比例等,管理層的答案都是模稜兩可。

有部分人可能不滿他們的答案都提早離開了…… 這與筆者上星期提及的中國建築(3311),他們管理層在會議上寧願超時也要解答在坐所有分析員的疑問的做法,確有天淵之別。

另外,看看高盛三份關於中國無線的報告︰

2010年10月26日發出首份研究報告,給予買入,目標價4.8元。認為中國無線於未來10年會好像HTC一樣高速發展,成為國內的HTC。

報告認為,公司的軟件、品牌和獨特的市場定位都能幫助創造競爭優勢。估計2010年營業額50億元,淨利潤5.8億元;2011年營業額72.6億元,淨利潤7.6億元。

約一個月後,同年12月1日,報告指出,中國3G手機市場於10月份的銷售量首次突破500萬部。另外,中國無線取得中國移動600萬台手機訂單;再加上公司推出首部旗艦Android N930智能手機。

在很多利好因素之下,把2011年及2012盈利預測調高,2011年營業額變為84億元,淨利潤9.1億元。更重要的是,把之前的目標價4.8元大幅調高27%,至6.1元。

兩個多月後,2011年2月25日,報告指出,中國無線今年強勁的銷售量增長,可能不足以抵消平均售價及毛利率大幅收窄,因此,把2010年至2012年的每股盈利預測調低5%,至30%,預測2011年營業額85億元,淨利潤則大降至只有6.7億元,目標價下調至3.9元。

高盛報告大幅修改

四個月內發生了首予買入評級,調高目標價,然後降級至中性並大幅下調目標價,事件似令人摸不着頭腦。如果閣下是高盛的客戶,跟報告買入,然後增持,最後沽出,必定有所虧損,對高盛非常生氣。

作為投行老大,短時間內大幅修改報告內容實在很少見,因此筆者偏向相信編寫報告的分析員在調高目標價後,知道更多市場消息或公司的經營情況,情況實在很惡劣,所以逼不得已才降級。如果閣下真的「跟足」高盛所說,現在回看也值一笑,因為直至昨天收市股價已下跌至3.02元了。

根據聯交所資料,惠理於2010年8月首次披露持有中國無線逾5%,其後不斷掃貨,持股達9.1%,買入價介乎3.319元至4.447元,一直沒有減持的紀錄。你認為惠理不怕中國無線的經營愈趨困難嗎?他們怕,但更怕若果自己沽一點點,市場也跟着狠狠地沽,令他們無法散貨,損失嚴重。既然洗濕了頭,只好繼續博一鋪吧。

其他短打︰

中國秦發(866)昨天曾大跌16%,至4.24元,下午慢慢回升至4.76元收市,只跌5.7%。公司星期日公布業績,淨利潤增長190%。公司今年1月發出盈喜,預期「2010年淨利潤將大幅增加至2009年淨利潤之不少於兩倍半」,你認為是增長250%還是150%?

大家都以為是預期增長250%,實際業績竟然相差甚遠,昨天早上不斷沽貨,中午才發現是文字的表達問題,可笑乎?可憐那些因此而賣掉的基金朋友,真的欲哭無淚!

偉仕控股(856)的業績大致符合預期,介乎麥格理與星展唯高達的預測之間。但由於iPad2在中國及亞太的銷售時間表未確定;加上iPad2的推出會影響現時iPad1的銷量,畢竟國內很多人把iPad用作商場的禮物,送iPad1給人家不是很Out?

小道消息,現在已經由月銷五萬多台的iPad1下降至只有三萬多,筆者建議大家沽出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京滬高鐵與飛機的抉擇

日前講完招標違規挪用資金的弊案後,京滬高鐵再有「新聞」,但今次要普羅百姓最關注的票價問題。據了解,京滬高鐵擬定於6月22日通車,其票價會較民航飛機票價便宜。在高鐵與飛機兩者間,究竟如何抉擇呢?

顧名思義,京滬高鐵是連接北京和上海的客運專線(高鐵),由北京開始,經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到達上海,途經4個省和3個直轄市,全長1318公里,是中國「四縱四橫」鐵路客運專線南北向的主骨架。

除了京滬高鐵外,「四縱」還包括北京至香港的京港高鐵、北京至哈爾濱、杭州至深圳的路線,「四橫」則包括徐州至蘭州、上海至昆明、青島至太原、上海至成都的路線。

京滬高鐵於2008年4月18日正式開工,列車的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額2176.3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歷史上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

該鐵路原先打算於2012年底建成通車,早前的通車日期提前至2011年6月,而最新計劃則擬定於6月22日通車。在正式通車之前,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日前率先披露普百姓最關注的票價問題。

京滬高鐵的票價將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北京到上海的直達票價,是企業根據鐵路建設成本、運營成本來測算,但會比民航飛機的票價便宜一點;第二種是區段停車的票價,肯定要比民航飛機票價便宜,而且便宜的幅度比較大。不過,盛光祖沒有披露票價的具體詳情,只表示會按照價格法的程序,測算完之後報批。

另一個關注點是時間問題。目前,北京和上海的往來民航飛機航班,最快航班約2個多鐘頭,最慢航班約2個半鐘頭,主要視乎各個航班的機型及航空交通管制調度等而定。京滬高速投入使用之後,屆時北京和上海的陸路火車交通時間,將由目前的逾10小時縮短一半至5小時。

驟眼看,京滬高鐵與民航飛機航班的交通時間,兩者還有一倍的差距。不過,假如選擇乘坐飛機的話,旅客需要提早起碼約一個鐘到達機場,以便進行辦理登機證、安全檢查、行李寄艙等程序;再者,機場選址普遍遠離市區中心,旅客一來一回的時間,可能會得不償失。

辛思維認為,對於往來北京及上海的民航航班而言,京滬高鐵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競爭性,說不定會掀起內地航空公司的減價潮,要留意對以北京為基地的國航(753)及以上海為基地的東航(670)的影響。

國產芥辣取代Washabi


日本福島核電廠出現洩漏,當地農產品先後驗出超標農作物放射性物質含量超標,日本當局昨天表示,再發現有蔬菜受輻射污染,用作製作Washabi的花山葵亦有過量放射性物質,北京市水產業界人士預期,在日本農作物受污染的情況下,日本Washabi將被國產青芥辣取代。

若然日本因農作物受到污染,而不能生產自家的Washabi的話,確是一件可惜的事情,辛思維從中聯想到一件事情,就是日本農作物未來產量大減,會否為中國的農業企業帶來機會?從這個方向,嘗試找出有什麼投資點子。

本港上市的農業股之中,中國綠色食品(904)旗下的蔬菜有輸往日本,集團的年報顯示,在2010年度有約19%營業額的農作物輸往日本。日本對於進口農作物的質素要求嚴緊,中綠獲日本及南韓批准進口,蔬菜的品質應有一定保證。

不過,在投資的世界裏,中資農業股往往成為難以跑出的對象,一方面是內地加工食品接連爆出質量問題,叫人難以放心;另一方面是因為投資者難以觀察農業股的業務,就算專業如大行分析員,也鮮有親自跑到農田去考察,公眾對她們真正的價值掌握資料不多,以致一旦有不利消息出現,便不易洗脫嫌疑,整個行業的估值均長期低迷。

早前,美林便對中國綠色食品發出一份看淡報告,指經過該行的調查,發現在福建廈門的超市不見產品玉米乳的縱影,消息一出,觸發中綠股價下挫,中綠需要停牌澄清,公司其後發表聲明指,說因重整品牌策略,玉米乳由超市銷售渠道撤出,並專注於餐飲市場銷售。不過,市場對中綠的解釋不大相信,復牌當日股價大跌14%,並低迷了好一段日子,到近日才告回穩。

另外,亞洲果業(073)上市之初亦曾因股份拆細問題而引發股價急升後暴跌事件,有好一段日子投資者對該股也抱有戒心。及後亞果公布的業績「交到功課」,投資者可漸漸對股份有所改觀。

輻射物質污染令日本花山葵受到污染,從而令Washabi供應減少,固然是件可惜的事。對於中國農業股來說,日本因核污染問題而要開放農產品市場,是一個機會。問題是,相關企業能否提供良好的產品質素,以及提高發放信息的透明度,打破市場對行業的負面印象?在此勉勵一句:仍須努力。

樓價上升也設「漲停板」?



過去一年來,針對內地樓價的控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地產商之間的角力一直未完,政治民生與經濟利益之間,仍需要找出一個平衡點。上月,中央推出《國八條》調控措施後,要求各地在今年第一季度前公布當地調控目標。據內地傳媒報道指,目前已公布目標的約40個城市中,大多將上漲幅度定在10%以內,似乎為內地樓市定下一個「漲停板」機制,明確的目標對內房股來說反而具有好處。


從澳門賭業股及內地彩票業務的高速增長的情況,足以反映中國人愛賭的特性,股市、樓市,同樣處處可見賭徒心態的投機者。為了控制風險,內地股市早就訂下每天10%的「漲停板」機制,即每隻股票每天不能升超過10%。

不過,對於樓市的瘋狂,政府過去卻一直沒有明文限制應該允許多大的升幅。結果造成去年4月份內地樓市高峰期時,全國70個大中城市樓價同比上升12.8%,其中最瘋狂的包括海南省的海口及三亞,樓價分別同比上升64.3%及58.2%。

樓價升幅超過居民收入增長,人民蝸居,怨聲載道。在壓力下,雖然其後中央及地方政府多次出招打擊,各地樓價上升速度大為減慢,但仍未見下跌。尤其在目前負利率及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以行政手段強行壓樓價,仍是一件難事。所以難怪政府收緊信貸、限制購買、禁止提價等招式盡出,內地樓價仍然「企硬」不跌。

今年升幅約10%

今年2月,國務院發布被內地傳媒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國八條》房地產調控措施」後,中央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對房價問責,根據當地經濟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及居民支付能力,制定本年度樓價目標,並於一季度向社會公布。目前距離第一季完結只剩下數天,暫時只有約40個城市公布了今年的目標。

內地傳媒總結已公布的各地樓價目標發現,目前沒有一個城市提出要樓價下跌的目標。其中,去年樓價上漲得最猛的海口表示,今年漲幅要低於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準,而該市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預期目標為10%左右。

其他包括濟南、肇慶、宜春等已公布目標的城市,亦大多指明,樓價升幅目標將與當地GDP或收入增長看齊。雖然目前一線城市仍未公布相關目標,不過相信目標不會相差太遠。

目前房地產對於不少城市來說,仍是GDP貢獻的主力行業,所以地方官員壓樓價的動力較弱,有人懷疑最終10%的增幅可能由上限變成下限。

只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早前國務院已經提出,各地樓價的調控情況將與地方官員的政績掛鈎,所以今次官員定下樓價上升目標,就如GDP一樣,只得超標不能不達標,否則可能對升遷帶來影響。所以,可以預期,10%將成為今年內地樓價漲停的目標。

政府支持價不跌

對於內房股來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事關在中央大力打壓樓市之下,不少人擔心的是內地樓價今年會否出現量跌價跌的情況。但從各地提出的目標所見,今年內地樓市似乎仍有地方政府撐腰,似乎不會大跌,可望維持價穩量穩的局面。

當然,在信貸持續收緊之下,小型房企可能因為資金不足而倒閉,但對於本港上市的多間大型內房股來說,比起小型房企較易取得資金,所以有機會反而因為競爭減少而得益。

昨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及清華大學等多個機構就發表了一個內地房企的排行榜,顯示從規模、盈利能力、融資能力、增長、效率等方面看,綜合實力最佳的10家內地房地產企業中,就包括了本港上市的中國海外(688)、綠城中國(3900)、恒大地產(3333)、龍湖地產(960)、合生創展(754)。在汰弱留強的情況下,相信這些大型內房股的發展前景仍趨於正面。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旅遊不離地產

因為6000元令全港天怒人怨,更醞釀出一場洋紫荊革命,相信是財爺始料不及的結果。但其實,民怨的形成絕對不只是為了區區的6000元,多年來政府縱容地產霸權,引致貧富懸殊等問題,才令社會積怨日久,只等待一個爆發的時機。雖然作為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香港股市表現往往受制於中美經濟,本地因素的影響較輕微。只不過,大家切勿輕視社會穩定對投資市場的影響,若今次政府未能安撫民意,引發社會動蕩,恐怕會對投資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自迪士尼選定落「滬」後,上海決定投資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其中一個建議開發的旅遊區項目,竟引來內房發展商恒大(3333)、富力(2777),以及來自旅遊界的馬來西亞林氏家族一同舉手,表達發展意向。旅遊與地產的業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三大企業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的是周邊的住宅發展,借旅遊產業拓房地產。

根據規劃,上海未來將發展成「一圈四區三帶一島」的旅遊城市,而三大集團窺準的,正是四區之一的奉賢區。據了解,該區將會建100平方公里的人工島,包括以水上娛樂運動為主題的項目,當然,還有吸引眾人的住宅、旅遊娛樂、酒店等綜合性物業。從規模看來,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

其實,上海計劃發展13個旅遊重點項目,但三大企業偏偏選中奉賢區項目,只因周邊樓市具升值潛力。據內地《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該區樓價已偷步炒起,別墅現售每平方米20000元,精品公寓每平方米10000元。

房地產商一直希望建立品牌名氣,讓旗下樓盤有更高的定價能力。跨入旅遊項目有助提升品牌知名度,還有周邊地皮價格飛升,從而令企業「豬籠入水」。因此,恒大、富力和林氏家族對此項目感興趣。

不過,旅遊項目投資額大,而且單靠營運收入難以賺錢,所以發展時要小心計算,稍一不慎投資隨時「損手」,連帶附近地皮失去了升值能力而「爛腳」。恒大和富力專長開發房地產,但不熟悉旅遊事業。

來自大馬的林氏家族,其優勢與兩大房企相反,熟悉旅遊業但不熟悉內地房地產行業。林氏家族持有雲頂香港(678),即前身麗星郵輪,除經營郵輪業務,還有新加坡的聖淘沙渡假村、菲律賓馬尼拉雲頂世界,而林氏家族還在其他地區持有和營運多個渡假村項目,但從未涉足中國房地產市場。

開發奉賢區項目要集兩家所長,沒有出色的旅遊項目,鄰近地皮難望有議價能力。該項目暫時還在洽談意向中,花落誰家還未知。不過,從三家企業的踴躍程度,就見到中國房地產的吸引力。只不過,目前中央及各地政府,對樓市調控的政策愈來愈緊,內房轉戰巧立明目的旅遊項目,可能是從窄縫中尋找出路。

理性投資 切忌以訛傳訛


日本大地震發生後,高新科技產品的生產受阻,連蘋果電腦亦受到大行降級,股價大跌半成。地震引發海嘯,進而造成核電廠危機,今次災難的影響正不斷擴大,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香港及內地民眾出現一場恐慌。面對各種傳聞,不論是生活還是投資,還需要以理性進行判斷。食品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以事實及數據證明一切。以造紙業為例,今次災難對行業的影響有負面亦有正面,不能一概而論,需要仔細分拆。


以傳播學的角度來看,一個謠言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資訊不透明,人民在恐慌的情況下,會特別容易相信一些小道消息。正如2003年的沙士事件,初期就因為市民對此病不了解,引發大批市民搶購白醋。其後又因為內地對感染人數的公布不透明,引發一些短訊傳聞指廣州有大批人死亡等。最後,官方才學懂了要更迅速及全面地發放資訊,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今次日本的核危機,同樣因為大部分人對當地情況不掌握,所以容易以訛傳訛,輕信謠言。這些輕信謠言的人,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找尋真相的欲望及能力較低,所以面對傳聞不懂得採取批判性思考,及利用不同途徑找尋真相,反而選擇寧可信其有,令自己陷入恐慌之中。

看清數據支持

在投資市場,此種心態有時值得利用,但始終並非正道,只能作短期炒作。面對今次災難,要了解真正的得益與受害者,還是要多一點事實依據作支持。目前,最明顯的影響當屬電子行業。只因統計顯示,2010年日本晶片公司收入約633億美元,約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的20.8%。而今次受災地區,正正存在不少相關企業,所以難怪市場對蘋果電腦的供應感到憂慮。

事實上,除了電子行業,還有另一個被忽略的行業,其實亦深受今次災難的影響,這就是廢紙行業。

內地傳媒引述東方證券的統計顯示,日本2008年廢紙淨出口達343萬噸,佔全球廢紙供應量的6.5%,而內地從日本進口的廢紙佔到總量15%左右。今次災難令運輸受阻,將對廢紙回收股帶來衝擊。

玖龍紙業(2689)就承認,日本廢紙佔該公司進口比例達25%,若廢紙價格因今次災難而上升,預計每升1%,就會令成本上漲0.8%。雖然公司可以增加中國廢紙的回收比例,只不過,目前大部分國產廢紙性能較差,而市場上亦已經有大批公司在內地進行廢紙回收,玖紙加入,恐怕只會進一步將價格推高。所以,以目前的情況所見,公司收紙成本上漲問題,將難以避免。

其實,去年7-8月廢紙價格上上,己令公司上半財年的毛利率下跌3.1個百分點,降至18%。上月底公司董事長張茵曾預計,今年原材料價格將會平穩,不會大漲。只不過,一場難以預計的日本地震發生後,相信廢紙原材料價格必定再次被推高,除非公司可以將成本全數轉嫁給消費者,否則毛利率進一步受擠壓的情況將難以避免。

看清受害受益股

但與此同時,日本造紙業卻同時在今次地震中受到打擊,日本最大造紙公司日本制紙集團宣布4個工廠要停產,影響約200萬噸造紙產能。這些工廠的停工,預計將令用作造紙的木片需求降低,價格下調。所以對於其他並非使用廢紙作為原材料的造紙企業來說,反而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昨天,全線造紙股被狂沽,玖龍紙業(2689)、群星紙業(3868)、理文造紙(2314)及森信紙業(731)跌幅達到5-7%,另外,晨鳴紙業(1812)及陽光紙業(2002)則仍跌幅較小,下跌1-2%。

今次地震對造紙業的影響其實頗為兩極化,對使用廢紙作原材料的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但對於使用木片的企業卻有正面影響。所以投資切記看清形勢,並作出理情分析,不應人云亦云相信謠傳,恐慌沽貨。

小心「網絡打手」

「網絡打手」自互聯網興起後滲透各網上論壇,但一直工作保持低調,只是偶有失手個案,被網民「起底」。不過,最近本港有公司刊登招聘廣告,開宗明義請打手,令該地下行業曝光。其實,近年不少企業,尤其面向消費者商戶,均有聘請網絡打手。主要作用是代公司在網絡上建立聲譽,甚至踐踏對手。成功者,能刺激產品或服務暢銷,帶動盈利增長,但失敗被揭發者卻慘成過街老鼠,甚至影響公司股價。

在Web 2.0時代,強調用戶產生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社交網、討論區和評論網站成為網民「聚腳點」,影響網民的消費習慣。例如選購產品前,或光顧食肆前,都會先上網查一查,包括參考其他用戶的評價。於是衍生了網絡打手一職,受僱在網上為產品「讚好」。

為自家產品說好話,尚且無可厚非,不過,近來打擊對手亦成為這批網絡打手的工作,更甚者會向對手盲目給「負評」。一旦若來網民反感,為免公司形象受損,即企業與打手劃清界線,但仍暗地裏僱用,繼續造勢。

網絡打手不僅在香港活躍,內地情況更普遍,社交網、微博和論壇社區,無處不在。因為數量眾多,被外界形容為「網絡水軍」,亦有內地打手按留言數目計算薪酬,每個0.5元人民幣,因此有「五毛黨」的外號。

此種宣傳方法的盛行,當然因為背後的好處不少。利用病毒營銷(Viral Marketing),產品訊息在社群內快速傳開,打手營造「民意」或將用戶的正面評價進一步放大。不過當然,若要公開找到一些成功例子其實不易,只因打手形象負面,大部分企業不願公開承認。

只不過,做得太過分而失敗的例子卻有不少,例如蒙牛(2319)去年10月被揭發聘用公關顧問打擊對手伊利,蒙牛更有高管因此被捕。消息傳出當日,對股價帶來沖擊。

目前,內地網絡打手已經發展成一個頗有規模的行業,據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CIPRA)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網絡公關業去年服務收入逾10億元人民幣。

隨着網民數量增加,網上言論威力愈來愈大,稍不留神,有機會帶來負面影響。目前網絡搜尋器支援實時討論區留言搜尋,投資者「做功課」時,不妨從中找出投資對象的「民情」,尤其面向大眾的零售商,銷情容易受輿論影響。

內銀多面受壓 招行突破有計



在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收緊、收費被迫降低、負利率令存戶流失、貨款額度及利息沒有自主權的情況下,內銀股目前可謂多面受敵,亟需要拓展新業務,藝術品交易市場正成為銀行的新目標。近期,招商銀行(3968)就與天津文化藝術交易所合作,推出「藝術品股票」,短短兩個月內股價飆漲17倍,吸引全國眼球,成為銀行吸引存戶及資金的新途徑。


過去一年來,中央多次出招打擊房地產及農產品炒作,令內地游資轉向藝術品市場,多項藝術品拍賣價屢創新高。不過,這些少則數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多則過億元的投資,並非人人有能力參與,小投資者大多因為資金不足,不得其門而入。

繼早前有銀行推出藝術品基金,將投資金額降至50萬後,近期,深圳、上海、天津等地開始出現文化產權交易機構,向投資者推出「藝術品股票」,將藝術品的權益分為數萬元一份,然後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受到廣泛注目。

這些所謂「文交所」,雖然並非官方機構,但均得到官方批准及支持。以天津文交所為例,去年11月就得到該市副市長撐場,出席交易啟動儀式。當然,「藝術品股票」與沒有在證交所掛牌,不能在現有平台上交易,需要另建交易平台,而這些新交易平台,亦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多一條財路。

受益「藝術品股票」

與深圳文交所接納各家銀行參與的做法不同,天津文交所的交易系統,選擇招行作為唯一的合作銀行。即投資者若想參與天津文交所的「藝術品股票」交易,就必須先成為招行的「金葵花卡」持有人,該戶口的最低資產50萬元。合作計劃變相為招行提供一個吸引高端客戶的好機會。

事實上,去年10月該合作協議已經簽署,不過直到近期,天津文交所正式推出「股票」才引起注目。報道指,藝術品市場嚴重求過於供,所以自1月26日首批兩隻「藝術品股票」上市交易以來,短短兩個月內便飆漲17倍,震撼投資界。

參考內地證券交易所的制度,文交所亦有漲停板的規定,但就比證交所的每天10%高,達到15%。只不過藝術品的吸引力實在難以想像,所以這些「股票」在每個交易日,幾乎都出現漲停板的情況。有見及此,為了抑壓過度瘋狂的投資情緒,天津文交所近日宣布,將每天的升幅降至10%,但昨天依然再次出現漲停板。

正如上海股市出現初期,市場上的買家遠超過賣家,結果同樣天天漲停板,交易所天天大排長龍,比近日搶購食鹽的隊伍還要壯觀。所以目前,「藝術品股票」的出現,得到同樣的效果,亦不足為奇。預期未來有更多「股票」上市後,可望緩和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

只不過,外界對「藝術品股票」的可持續性仍感到擔憂。只因一般股票背後是一間有營運能力的企業,可為投資帶來分紅派息回報,「藝術品股票」則完全沒有股息回報,只能單靠價格被不斷炒高。但經濟周期會有變動,藝術品價格亦不可能長升,投資者似乎正在玩一個傳火棒遊戲,最後接棒的人隨時引火自焚。

中介平台沒有輸

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在等待升值期間,將藝術品租出去,賺取回報。不過過程中可能涉及額外保險支出,需要加倍留意。但其實,不論投資者賺還是蝕,作為中介的招行肯定不會受到波及。反而隨着交易產品增加,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存戶以及交易手績費的增加,都將令銀行成為最大得益者。

與房地產、農產品等影響民眾生活的產品不同,政府對藝術品的炒賣沒有施加受到任何限制,「藝術品股票」目前亦處於沒有任何監管的狀態下。若內地經濟狀況沒有出現任何意外,相信藝術品投資將持續火爆一段時間,對招行有利。

雖然沒有數據顯示,參與「藝術品股票」能為招行帶來多大的好處。但顯然,在目前中央不斷要求收緊銀根的情況下,銀行在減少貸款的同時,仍需努力吸儲。再加上近期內地要求銀行減收服務費用,各銀行需要推出新服務,以提高利潤。所以能夠晉身成為天津文交所的唯一合作夥伴,對該行來說仍是一大利好。

地震衝擊不及利比亞?


日本核危機得以紓緩,環球股市反彈,但北非國家利比亞的局勢仍令人憂慮。商務部發言人昨天被問到日本地震對中國的影響時,直言衝擊有限。不過對於利比亞問題時,就承認事件確實對中資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涉及的合同金額高達188億美元。加上事件刺激國際油價上升,對依賴石油入口的中國不利。而親北京的卡達菲或將下台,影響中資企業日後在該區爭取工程的機會。難怪中國政府近日對利比亞言行不一,兩邊討好,似乎正在買一個政治保險。


數據顯示,中日貿易額每年近3千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10%,加上今次受地震影響的日本東北部,主要生產電子及汽車產品,對中國相關行業或會帶來影響。但目前企業仍有一定庫存,亦可嘗試在國內找尋一些替代廠家,而且相信日本很快可以恢復生產,影響有限。反而日本受災後對日用品需求大增,受核輻射影響地區更需要大量農產品及食品,對中國出口可能帶來刺激作用。

損失188億美元

所以,對於日本地震所帶來的影響,中國並不太擔心。反而更令中國擔心的是利比亞的局勢。繼早前中國中冶(1618)公布,旗下子公司兩個工程項目受到影響,合計未完成合同金額約為51.31億元人民幣,以及中國鐵建(1186)公布,在利比亞未完成合同額達35.5億美元後,商務部昨天首次披露,內地企業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共有50個,涉及合同金額達188億美元。

相關損失需要由企業及保險公司負責,報道指,中國信保近期已向中國葛洲壩集團,以及中國建材(3323)母公司旗下中建材進出口公司分別獲得賠款1.62億元和4815萬元。暫時未知中冶及中鐵建的項目是否也能得到賠償。

不過,除了眾多中資企業一次過的損失外,後續的影響才令中國更頭痛。近期的戰火已令該國產油量大減,刺激油價急升至100美元以上。統計顯示中國去年原油進口量達到每日479萬桶,對外依存度超過55%,2010年進口原油的平均費用比2009年增加了29%,達到了每桶77.05美元。

目前油價持續上升,將令中國面對更嚴重的輸入性通脹,對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就算再進一步收緊銀根,亦未必能降低通脹。所以近日,溫家寶總理亦對國際油價走勢表示關注,並稱油價每桶超過100美元時,他也感到吃驚。

根據內地油價調整機制,在近期國際油價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目前已到達要再次調升成品油價的時間。不過,加價則會進一步推高通脹,不加價則會令油荒問題再次出現,進不得退不得,所以難怪溫總也感到兩難。

除了油價的難題之外,還有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機遇預計亦會受到今次事件的影響。目前北非正是中國海外投資的重要地區,商務部昨天公布,去年中國在海外投資額為590億美元,而今次受影響的合同金額達188億美元,可見利比亞市場對中國海外投資的重要性。

「走出去」機遇受損

只不過,以目前的形勢所見,與北京關係友好的卡達菲政府極可能下台,而親西方的政治力量有望崛起,預計可能令中國企業未來在爭取該國的基建、石油等項目帶來困難。

為了不要得罪曾經的朋友卡達菲,以及未來可能得勢的反政府力量,中國近日就做出頗為「騎牆」的舉措。一方面不否決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的決議,只在表決中投了棄權票。另一方面,內地官方媒體則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有關的行為,並重申中國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的立場。

目前戰事持續,油價站穩100美元之上,對全球經濟都帶來不利的影響。中國的「騎牆」態度能否為日後的利益買下保險,還是兩面不討好,還有待時間證明。不過對於中冶及中鐵建兩家企業來說,目前似乎仍未擺脫弱勢,投資者暫時還是遠離為妙。

聯想回購較四叔更惹憧憬

今周市場先後有四叔回購恒基(012)和聯想集團(992)的回購。四叔分別在本月18日和21日購入964.3萬股,每股平均作價48.21元,涉及資金1.69億元,持股由65.62%增至65.78%,市場估計四叔回購等派高息。雖然四叔的回購令人矚目,但聯想的回購更具討論空間,市場解讀成看好公司前景,趁低吸納。

聯想周一發出通告,指出當日已回購900萬股集團股票,作價介乎4.03至4.18元。事實上,自日本地震後,聯想已先後五次回購股票,連同本周一,共回購3842.6萬股,涉及資金1.93億元。翻查記錄,聯想年初至今回購5027.8萬股,佔發行股本0.517%。

聯想今年內密密吸股,尤其日本大地震後,市場擔心地震震斷電子產品記憶體供應鏈,令零件價格上漲,侵食聯想盈利,曾一度拋售股票,令其股價曾累計跌逾10%。市場估計,由於股價跌幅過度,管理層認為價值吸引,於是回購。不過,聯想股價如今已收復失地,回到地震前水平,想趁機入平貨者,未免遲了一步。

事實上,聯想近期不單回購股票,今年初更「回購」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部門(MIDH)。稱之為回購,只因聯想曾一度賣出該部門,而今年初又重新成立。

該部門除了專注研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例如樂Phone和樂Pad外,還會開發一個雲端平台,讓用戶無論在傳統電腦或新一代流動裝置,都可存取同一資源。其實,MIDH所指的平台,即本報研究部「沿圖觀勢」不久前多次討論的SoLoMo概念即融合社交、本地和流動三方面的技術。聯想如今成立部門專注發展該方面業務,可見對集團整體策略的影響。

不過,聯想要搶攻內地流動互聯網市場,也實在不易,多方勢力已經加強部署,瞄準機會準備隨時出手。單是手機系統,最近已先後有兩家公司宣布開發,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其中一個項目是建基於Android開發的「點心」作業系統,日前獨得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預備作獨立發展。另外,搜尋器百度也以Android作基礎開發整合其主導「框計算」的作業系統。兩者從技術層面而言,是把手機硬件和雲端計算作深度整合,與聯想MIDH部門的工作類似。

然而,流動互聯網市場目前尚處起步階段,聯想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前景仍然未明。同在SoLoMo浪潮初起步的內地網站新浪,隔晚在美國納斯特的股價升破100美元,而百度市值本周亦超越了騰訊(700),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股公司,可見SoLoMo的威力不容忽視。

神州3G客破半億 肥了設備商


根據國家信息產業部資料,全國的3G用戶人數已於1月份突破了5000萬戶,增長速度驚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第三代流動電訊網絡發展興旺,為設備商帶來不少生意,但電訊網絡營運商及內容商卻未見獲得厚利,將來的賺錢機會,也集中在器材設備供應方面。


信息產業部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內地3G用戶增加468萬戶,達到5173萬戶,首次突破5000萬戶大關。其中,中移動(941)的3G客戶達到2454萬戶;中電信(728)剛公布的業績顯示,截至2月底止,3G客達1476萬戶,按年增長超過兩倍;聯通(762)截至2月底的用戶數目亦達到1668萬戶。

中國無線盤滿鉢滿

不過,說到得益於3G客增加的,倒不是網絡經營商,而是一批設備商,無論由基建設備到手機,去年都賺得盤滿鉢滿,未來一年前景仍看俏。

一眾電訊設備股過去的業績均反映出不俗的增長勢頭。以提供基站設備和終端手機的中興通訊(763)為例,去年收入按年增長17%,至702.6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增長32%,至32.5億元。提供雙模手機的中國無線(2369)去年純利激增一倍,京信通信(2342)純利亦增28%。

3G進入增長迅速的年頭,用戶人數激增,在系統優化方面將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預期設備商的訂單增長仍然不俗。就以京信通信為例,提供的是訊號進入手機前「最後一里路」的優化服務,大城市的用戶不斷增長,對於個別地點的通話需求有所提升,京信的服務便有提高接收質素的作用。

就去年業績所見,京信的訂單不但沒有被2G無線優化的需求減少影響,反而由於接到大量的3G項目,足以彌補2G收入的減少,集團無線優化業務收益增長近25%,至17.2億元。

電訊設備的分銷商,也受惠於內地3G客的增加,獲准於內地分銷iPhone及iPad的電腦設備分銷商偉仕(856),就迎來龐大商機。

偉仕本身的業務只是為分銷電腦設備,毛利率僅得數個百分點,但就勝在代理多個品牌3G產品,薄利多銷,以量取勝。偉仕分銷iPhone產品只是剛起步,未來繼續有龐大商機。

香港的3G用戶大增,提高了的服務月費令數碼通(315)跑出,盈利大幅增長之餘,股價亦節節上升;但在內地,多了人使用iPhone,卻推動不了電訊營運商的利錢。

中電信的資料顯示,在3G用戶增去兩倍的2010年,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反而由59.5元降至54.2元,可見一部分高端客戶的消費增長,不及一大部分傳統2G客消費下跌,到最後還是扯低了整體ARPU。

事實上,中電信在上客套餐方面採取多種優惠,而使用高價月費計劃的用戶尚在少數,故雖然手握超過1400萬3G客,還未見厚利。

國務院於去年1月提出三網融合政策,所謂「三網融合」,是指流動電訊網、廣播電視網及互聯網的結合。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北京、上海、南京、海南島及深圳等十二個地區獲選為試點,未來三年電訊網及廣電網獲准雙向開放,原則上可以互相進入。

三網融合誰主浮沉

市場亦曾憧憬,三網融合的推展可為內容供應者提供商機。不過,計劃推行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商業機會仍然欠奉。

究其原因,三網融合的技術雖已存在,但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及流動電訊網各由不同國企所控制,到底誰來主導,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例如,由擁有廣播電視網的地方電視台製作的節目,開放到手機上播放,電視台與電訊商之間,誰去主力進行宣傳推廣?網絡之間該如何拆賬?便是不容易談得攏的問題。

對於個別內容供應商來說,就算達至三網融合,又是否代表找到了更佳的收費模式?種種仍然在摸索之中。

弊案揭不停 建設高鐵肥了誰


內地自2008年為了刺激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的經濟,決定加快步伐發展高鐵後,不但令鐵路建設股得益,更加速了城市化,促進樓價上升,內房股間接成為受益者。只不過,風光背後,腐敗亦不斷。繼上月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因為貪污下台後,國家審計署昨天發表報告,揭發京滬高鐵建設問題多多,其中中鐵(390)、中鐵建(1186)及中交建(1800)等企業的部分人員更挪用建設資金近2億元(人民幣.下同)。行業面臨整頓,企業自食其果。


雖然內地高鐵的發展被視作是一項可以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但近年各地高鐵線路相繼落成後,到底有何實實在在的好處似乎還未真正見到,反而批評的聲音不絕。除了因為價格高昂,不受乘客歡迎,虧損嚴重以外,地方政府透過大舉借貸進行建設,償還能力成疑,引發地方債務危機的擔憂。

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建高鐵,作為鐵路建設股股東的你,是否也算是其中一名得益者呢?之不過,過去三年來,中交建股價跌了六成,中鐵建跌了四成,中鐵跌了三成半。若持股三年不放,相信你仍是輸家。究其原因莫過於曾經過分憧憬,其後發現企業成績不算特別出色,於是令人卻步。

高層造假鬆章自肥

既然企業並非高鐵建設的最大得益者,老百姓亦對高鐵不太喜愛,那麼到底誰人才是真正的得益者呢?從近期揭露出來的資料中可以發現,高鐵計劃真正養肥的,原來是那些掌握這批巨額資金運用權力的官員,以及企業的高層人員。

上月中,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下台,傳聞涉案金額近百億元。其後,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亦被停職審查。直到昨天,國家審計署對京滬高鐵建設發表審計報告,揭發多間上市公司及員工原來亦涉及其中,罪狀包括挪用公款、用假發票、未開工先取款、監督不力及破壞環境等。

審計報告指出,中鐵旗下多間公司、中交建旗下企業,以及其餘總共16間施工企業人員,在砂石料採購、設備租賃等業務中,使用假發票1297張入賬,金額合計3.24億元。由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間,中鐵旗下3間公司,又向供應商「鬆章」,令其可以386張假發票入賬,金額合計2.16億元。

另外,負責京滬高鐵建設的京滬公司,在工程招標中亦私相授受,與中鐵建及中鐵簽訂六份站房裝修裝飾工程合同,排斥了潛在投標人,涉及金額4.9億元。至於中交建方面,負責的一項上海河道改移工程,雖然在2008年10月才施工,但居然在當年第一、二季度內就結算了工程款4000多萬元。

可能大家會認為,這些企業有如此「本事」,作為股東應感到高興才對。只不過,這些人有本事未完工先收款,難道沒有本事將錢轉到自己的口袋裏,怎可能是為了公司,為了股東的利益着想。審計報告亦發現,個別施工單位及個人轉移挪用公款和建設資金達到1.87億元。

重新審視建設計劃

報告只是審視了京滬高鐵,已發現如此多問題。可以推斷過去兩三年來,高鐵線建設遍布全國,被圈進私人口袋的資金難以計算。所以有消息指出,劉志軍案件涉案金額近百億元,辛思維相信加上整個鐵路建設系統上下員工的貪腐,數字絕對不止於止。

國家支出大額的投資到高鐵建設之中,官員卻監守自盜,在「無王管」之下,企業員工見到一塊塊肥肉,不吃白不吃。這些貪腐不但令國家利益受損,作為上市公司,這些企業亦有必要站出來,向股東交代,公司的利益有沒有因此受到侵害。

事實上,去年11月,中國科學院已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敦促相關方面對中國大規模高鐵建設計劃進行重新評估。從劉志軍下台,以及今次的審計報告,似乎都顯示評估工作或正在進行中。近期海外發展項目屢次受創,在國內又被揭貪腐,鐵路建設股可謂禍不單行。未來高鐵發展計劃會否因此出現變數,值得密切留意。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內房股身陷三重「迷霧」

一隻又一隻大型內房股排隊公布業績,雖然賣樓收入大幅增長,但卻引不起投資者的興趣,皆因行內股份被多團「迷霧」籠罩着,要撥開方能見青天。

全國性大型內房公布的成績表,均顯示售樓收益令人滿意。

龍頭股中國海外(688)來自房地產發展的經營溢利增長55%;龍湖地產(960)去年的營業額增長33%;世茂房地產(813)確認收益增長28%,收益增長均不慢,計及去年樓價,總的來說企得穩,盈利情況尚算可以。

內房股去年售樓情況普遍不差,但往前看,投資層面卻被三團迷霧籠罩着,令行內股份暫難擺脫低迷的局面。

第一團迷霧是內房股普遍增加了借貸,但內地銀根卻收得愈來愈緊。翻一翻內房股的業績公告,發現普遍的借貸額均上升了,好像以發展成都、重慶等西部城市起家的龍湖地產,去年的總借貸金額(包括短期借貸和長期借貸)就上漲了77%,世茂房地產的借貸金額亦上升了66%,連一向予人穩重感覺的中國海外,總借貸金額亦上升了62%,頗令筆者意外。

內房為發展增加借貸,但中央收緊銀根的勢頭卻沒有改變。上周五,人民銀行便把存款準備金再提高半個百分點,至歷史新高的20%,花旗估計將抽走市場3500億元人民幣資金。而且,整個銀行體系對放貸亦保持審慎,現時的共識是今年貸款額度不會超過7萬億元,對內房的再融資構成壓力。

第二團迷霧,在於中央對興建保障房的決心,會對自由市場構成影響。中央於《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計劃於今年內共興建1000萬套保障房,部分位於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二線地區。

根據《規劃鋼要》,內地計劃未來五年興建的保障房數量約有3600萬套,如此大規模興建,自改革開放以來是首次的,究竟對於供應的影響如何,在中國沒有先例可循,但措施確有可能扭轉市場的供應,減少居民在自由市場買房的意欲。

最後一團迷霧,則跟投資者的心態有關。現時港股市場共有50多隻內房股,市值過100億元的亦不下20隻,看官多數記不起這麼多。驟眼看來,以「全國性供應商」或「加快拓展二、三線城市」為賣點的並非少數,它們的面目也是差不多,分析員要唱好推薦,總得找個好的理由,中型內房股要給予投資者留下印象,真的要多花一點工夫。

空調微利 吸引力低


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剛過,春暖花開,代表春季已過一半,夏季不遠了。夏季又是空調暢銷的日子,投資者炒季節性的需要,早一步部署投資。不過,去年內地空調市場分布出現微妙變化,志高(449)取代海爾(1169)成為市場第三大。但不要以為志高盈利會隨市場佔有率擴大而相應增加,其實,正是以利潤換來第三大市場。

中國國家統計局行業企業訊息發布中心早前在「第十五屆全國市場銷量領先品牌訊息發布會」上發的數據顯示,去年志高空調位列市場第三。打破格力、美的、海爾保持了15年的市場競爭情況,將海爾擠出三大。

事實上,志高在內地向來屬二線品牌,為何去年「忽然」發力追上?據了解,該企業近年憑節能空調和變頻空調產品,令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雖然志高成功「上位」,但作為投資者千萬不要高興得太早,因其市場地位是用利潤換來。志高本周初公布去年業績,全年總收入92.77億元(人民幣.下同),升幅近五成,而營業額升至84.68億元,升41%。既然成為市場第三大,營業額大幅增長屬意料之內,但其純利卻反而倒退。期內純利3.099億元,較2009年的2.148億元跌1.6%。至於盈利指標的毛利率亦告下跌,由2009年的18.5%跌0.9個百分點,至去年的17.6%。

從業績和市場數據來看,志高以薄利多銷方法爭取市場佔有率,成功晉身三大後再找尋加價的籌碼。不過,這方法在內地競爭激烈的白色家電市場未必奏效。畢竟市場太多選擇,價格始終是消費者最重要的考慮,所以志高的短期前景不應看好。

其他空調股如何?市場排名第五的海信科龍(921)月初獲高盛首予「買入」評級。該行預料科龍將在今、明兩年整合和重組,預計其毛利率可由去年的3.3%,升至2012年的3.9%,但毛利率僅幾個百份點也未免太低。

至於美的為主要股東的威靈(382),其中部份業務從事生產空調核心部分的空氣壓縮機。由於受惠國策,去年產品銷量及銷售額大增,純利增長逾五成,至5.32億元。唯毛利率受原材料價格上升,由2009年的14.5%降至12.6%。

看來,今年夏季的空調概念股,仍非投資首選。

垃圾概念不再垃圾


環保行業毫無疑問仍是中國未來5年發展的重點,繼早前風能、太陽能等概念被炒作了一輪後,大家不妨留意另一個概念──垃圾處理。近日,國務院會議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事實上,不要小看垃圾處理,其背後亦隱藏無限商機,除了可以焚燒發電之外,回收有用垃圾更可創出高利潤。目前港股中,亦有部分企業以垃圾處理為主業,但業績表現參差,吸引力不算高。未來中國加強推動垃圾處理,能否為這些股份帶來大翻身的機會,暫且拭目以待。


辛思維曾經聽過一些長輩說過,大約30多年前,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之前,由於物資短缺,工作機會亦不多,所以不少年青人無所是事,日常最多人參與的一項工作就是「執垃圾」。只因垃圾中藏有不少可回收的「寶物」,更可作為燃料使用。所以有時甚至會出現偷垃圾及搶垃圾的事件,根本沒有什麼垃圾會被浪費,環保程度可謂100分。

只不過,時至今日,內地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物質條件改善,工作機會增加,被視作較低賤的「執垃圾」工作受到摒棄。不過,同時間城市化的發展,卻令都市廢物增加,統計指,目前內地每年產生的城市垃圾達到1.5億噸,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令不少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的情況,問題亟待解決。

焚燒發電具前景

事實上,垃圾處理離不開三種主要方法,包括分類回收、焚燒及堆填。目前,內地最常用的處理垃圾方法就是堆填,此方法雖然最簡單,但效益亦最低。除了要花錢運輸之外,更要浪費大幅土地堆填。在目前城市樓價不斷上漲之下,土地資源珍貴,堆填方法實非上策。

另一個處理方法,則是焚燒,除了可以減少土地浪費,更可以用作發電用途,省卻能源消耗。所以未來5年,國務院就計劃投資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固體廢物處理上,特別推廣廢舊回收、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將垃圾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

企業利用垃圾作燃料發電,除了可以省卻買煤的支出之外,更能得到政府每噸約80-150元的垃圾處理費,以及每度電比火電電價多0.25元的補貼。加上目前有政策鼓勵,行業前景仍值得期待。保利協鑫能源(3800)便擁有一間固體垃圾發電廠。中國光大國際(257)亦在蘇州、宜興、常州、江陰擁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除此之外,亞洲能源物流(351)亦在東莞擁有一家垃圾焚燒發電廠,不過經營情況並不理想,公司長期處於虧損,去年更引入鐵路和海運業務。昨天該股出現異動,股價上升6.8%,垃圾處理概念或是其中一個推手。不過以公司的往績看,還未能令人對公司發展前景投下信心的一票。

回收行業賺大錢

當然,焚燒始終有其缺點,過程中可能產生二惡英,所以為了減少垃圾,最好的方法還是做好回收的工作。統計指,內地生活垃圾中,大約有20-30%有回收價值,當中主要包括紙及金屬等。在垃圾中成功尋寶,為不少企業帶來商機。其中的表表者當然首推回收廢紙的玖龍紙業(2689),另外還有辛思維早前寫過,回收廢金屬的齊合天地(976)及中金再生(773)。

過往垃圾處理的費用大多由政府負責,一方面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企業要從政府手上賺錢也難以奢望有高利潤。只不過,國務院近日提出,計劃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若計劃得以實行,可望為垃圾回收企業提供多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過去,回收行業已令多間企業賺大錢,垃圾發電會否成為下一個得到大力發展的行業,值得留意。只不過,目前雖有國策利好,垃圾發電仍處於一個概念階段, 未見到真正賺大錢的例子,所以投資者暫時適宜以觀望的態度面對。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堅持增長型發展定位 中移動不增派息將加大投資

天派發成績表的中移動(941)一如市場預期,去年純利僅有寸進,各項指標皆顯示增長持續放緩。

董事長王建宙早前曾形容集團仍是「前進的大象」,昨天依然力挺,聲言中移動並非公用股,仍是一家增長型企業,而且還坐言起行,除了未如外界憧憬般增加派息率之餘;反而更加大今年資本開支,力求在未來的4G市場脫穎而出。中移動昨天收市報71.05元,跌1.66%。

今年資本開支料1324億

在昨天的記者會上,王建宙花了相當時間解釋為何中移動依然以增長型企業為目標。他坦承,從盈利角度而言,增長的確連年放緩,去年的股東應佔利潤僅微增3.9%,至1196億元(人民幣.下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EBITDA Margin)更跌穿五成大關,反映營運成本飆升已不斷侵蝕利潤。

對此,王建宙不無怨言說CPI不斷增加,但電話資費卻連年以超過一成速度下降,這是利潤不如以前的主要原因。

由於話費市場已出現激烈價格戰,王建宙主張中移動大幅轉向,加重開拓數據市場,數據業務是新的增長點,從日本同行的發展就可以看到。

為了在數據市場上佔得先機,中移動的網絡也需要擴容,令集團無可避免地要加大投資。中移動預計,今年資本開支將高達1324億元,較去年大增6.5%,遠超市場預期。

集團財務總監薛濤海表示,大幅增加資本開支是為了滿足市場需要,「我們一年新增客戶達到6000萬戶,這需要加大網絡支持。」

4G業務擬年底前試行

除此之外,中移動也加大對4G市場的投入,王建宙透露,4G業務現時已在內地7個城市試驗,爭取在年底前試行商業運作,顯示中移動已經銳意開拓4G市場,以求在未來市場決一雌雄。

在3G市場方面,中移動已審慎發展,薛濤海預計,今年的手機補貼約175億元,較去年的152億略增,當中八成補貼用於3G業務,「但以我們5.8億的用戶量,這個成本不算高。」

除了加大投資外,更重要的是留存現金用於未來,即使中移動現時坐擁逾3000億元現金,但依然吝嗇,未如市場憧憬般加大派息,並維持43%的利潤派息率。

王建宙昨天多次被追問未來會否增加派息時,只一直顧左右而言他的未有明確表態。中移動派末期息1.597港元,派息比率為43%。

日本外購能源 LNG價急升


日本地震後能源生產停頓,需要外求,事件也令全球重新檢視應否發展核能,德國已宣布關掉所有80年代前建造的核電廠,這些動作令液化天然氣(LNG)等代替品在歐亞的需求及價格雙雙急升。另外,應日本政府的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再次向日本政府提供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的緊急無償援助。

德關閉核電廠

國際能源總署(IEA)總幹事田中伸男(Nobuo Tanaka)明言,核能未來的角色將不再如以往預算般重要。歐盟能源專員歐廷格周二表示,正考慮對歐盟全部一百四十三間核電廠作壓力測試,令市場充滿懸念。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二下令七個於1980年前建成的核電廠全部暫停營運三個月,並可能永久關閉部分電廠。暫停關閉的核電廠佔德國整體能源供應約8%。由於天然氣和火電需求霎時攀升,德國預定4月供應電網的基載電(Baseload Power)價格周二錄得2003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跳升17.9%至每千度(MWh)64.25歐羅(約700港元)。法國及西班牙的電價同樣上升。

荷蘭皇家蜆殼財務總監亨利認為,日本地震後的額外能源需求,尤其會令歐洲的LNG市場供應緊張。

蜆殼正與日本政府協調運送更多能源前往當地,兩間卡塔爾國營天然氣公司亦同意協助。美國近年天然氣供應過剩,大量LNG存放在墨西哥灣,能源轉口勢將上升。

日本地震令最少十一個核反應堆關閉,美銀美林估計,日本每年或額外需要710萬公噸LNG。德銀亦預料,全球每年將有高達120億立方米LNG將會改送日本。

分析認為,英國是最受天然氣市場異動打擊的國家。歐洲去年入口260億立方米不限目的地LNG,英國購入了其中大部分。英國LNG期貨前天為每撒姆(Therm)65.9便士,比上周五上升11%。

歐廷格表示,歐盟各國須評估地震、海嘯及恐襲等對核電廠可能帶來的危機,亦呼籲考慮是否可以不以核能滿足能源需求。因為憂慮地震,反對意大利及羅馬尼亞興建核電廠的聲音亦日濃。

不過,核能十分重要,例如在德國,核能佔四分一電力供應,德國工商界呼籲就核能問題作決定時要審慎,不能因恐慌作決定。法國全球最大的核能公司法國電力集團(EDF)表示,核能是傑出的能源,行業可度過難關。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周二表示,必須吸取日本的教訓,但目前無理由擱置擴展核能的計劃,美國當局會如期審核興建新核電廠的申請。這顯示奧巴馬致力發展核能,白宮最新預算案預留了360億美元,作為興建核電廠反應堆的貸款擔保。

自1979年三哩島核意外後,美國再沒有興建新的核反應堆。目前已有兩間公司申請,各自興建兩個新反應堆,美國核規管委員會預料將於第四季決定結果。

日本車受挫 中資車股現契機



經歷9級大地震,日本製造業損失慘重,包括豐田、本田、日產在內的多家汽車企業相繼宣布停產。向來在全球市場佔據領導地位的日本汽車,將面對產量大降的情況,擴大中國廠房的產量,或成為日本車企其中一個應對方法。但相信,短期內汽車市場供應缺口仍巨大。近期內地汽車銷量下降,中國車企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能否藉此機會拓展出口市場,將成為汽車股的重要發展契機。


今次受地震及海嘯影響,豐田、日產及本田在日本的廠房均宣布停工,除了影響日本的汽車生產,對於需要依靠日本進口汽車零部件進行生產的印度汽車生產市場,更帶來極大影響,或需要從其他國家的工廠調配資源,否則必將陷於停頓。

只不過,在中國的日資車廠,則可以完全置身度外,自給自足。其中一個要感謝的,當然是中國政府。只因過去多年來,中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車企,以及取得海外車企的技術,大加汽車入口稅,迫使日本車企將整個生產工序在中國進行,以降低成本。

所以目前,不論日本車企在日本發生什麼事,日資公司在中國的車廠,均可以保持正常運作,供給中國市場。甚至可以加大生產,以應付海外市場的需求。

中國車企出口少

據統計,2010年,日本國內汽車產量為962.6萬輛,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在全球汽車總產量中約佔13.4%。若加上,日本公司海外汽車產量1300多萬輛,日本汽車品牌全球產量近2300萬輛,約占全球汽車總產量的30%。只不過,去年日本汽車銷量323萬輛,可見日本車企85%的產量都是供給其他海外市場。

相反中國市場,2010年全年銷量為1806萬輛,產量為1826.47萬輛。數字包括日本企業在華的生產,可見中國汽車市場目前仍處於淨入口的階段。雖然近年來,中國車企均希望走出去,但奈何一直未能打破打入歐美市場,頂多只能進入東南亞及非洲等新興市場。

以本港的上市車企為例,東風(489)及華晨(1114)的汽車銷售量都是100%在中國內地,吉利汽車(175)母公司雖然已收購沃爾沃(富豪,多了一個海外「親戚」,但暫時公司銷往歐洲及澳洲等海外市場的業務,仍不到5%。眾多車企中,長城(2333)的海外市場佔比最大,達到15%,包括伊拉克,南非、俄羅斯、澳洲等。

至比亞迪(1211)方面,公司在內地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暫時未見起色,銷量不振。近日公布的業績更顯示,去年汽車銷量只有52萬輛。公司去年初訂下80萬輛銷量目標,及後來修定為60萬輛後,但最終仍未達標,而股東應佔溢利亦減少33.48%至25.23億元人民幣。業績雖令人失望,但公司仍野心十足,並計劃提高中高端車型的市場的佔有率,以及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

雖然美好願望未必能成真,正如電動車至今未得到內地消費者接受,所以比亞迪的海外市場夢,投資者暫時還是先聽聽,聽其言後,再觀其行,看看是否能夠打破中國車企的宿命。

國內銷量增長放慢

但顯然,目前日本汽車生產受阻,對於中國車企來說,應是一個可以值得爭取的機會。將一些較優質的中高檔車推出海外市場,利用中國的廉價優勢,薄利多銷,先打響名堂。

尤其今年以來,中央已取消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各地政府亦對塞車問題感到頭痛。市場普遍預計,今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放緩,大約只有10-20%的增長,所以,車股受到不少投資者唾棄,股價跌個不停。

在公路建設還未追上需求時,相信中國汽車增長仍將保持緩慢增長。車股要找尋出口,必定需要加強拓展出口市場。今次日本的地震,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好機會,能否把握得到,就要再觀察各企業的行為了。以目前的情況看,有海外「親戚」的吉利還是值得被看高一線,不過結果是否如此,大家拭目以待。

一塊「仙貝」話通脹

內地公布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維持在4.9%,食材價格上升,對食品生產商的影響逐漸浮現,銷售「仙貝」而揚名的中國旺旺(151)最近公布的業績顯示,原材料價格上升令毛利率受壓,反映通脹已影響至食品加工業。

中國旺旺銷售的產品包括米果(主要為仙貝)、飲料和零食,相當廣泛。從旺旺的業績中,可觀察到去年原材料價格對食品加工商的成本已有相當影響。全年業績所示,集團的整體毛利率由40.5%降至37.6%,縮水了差不多3個百分點,利錢被擠壓的最大「兇手」,就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旺旺銷售的三大類產品之中,米果產品受到大米價格大漲影響顯著,毛利率由44.1%降至40.8%。零食產品的擠壓程度亦嚴重,令毛利率大跌近半個百分點至40.7%,飲品則由下降至34.6%。

從另一個角度看,亦可看見通脹影響着旺旺的成本結構,原材料及相關包裝物料的成本,2009年只佔中國旺旺收入的48.6%,2010年已超過一半,在白米、白糖及棕櫚油等物料漲價的情況之下,控制成本不易。

成本上漲,本可藉加價轉嫁成本,但旺旺一類零食企業,行內面對相當的競爭,而且食品始終不是主要糧食,若言加價加得太狠,嚇跑顧客反而壞了大事。欣慰的是,是旺旺去年在增加銷售量方面取得不俗成績,營業收入增加,令到在毛利率下跌的情況下,純利增長了約15%。

另一食品公司康師傅(322)對抗通脹的情況,就更值得關注。康師傅的產品中,方便麵與糕餅等佔去營業額的大部分,且原材料佔總成本的比重大,麵粉、白糖及食用油等價格齊齊漲價,公司面對的壓力不輕,但偏偏在提高售價一事上,遇到不少阻滯。

康師傅在去年年底提高旗下即食麵的售格,但引來家樂福不滿,停止了訂貨,近日事件終於明朗化。康師傅本來打算加價來轉嫁成本,但未嘗到甜頭,下游分銷商就因利益分配問題而不合作,到頭來影響到銷售。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食品商,均是成本上升的受害者,能藉加價轉價成本的,往往可扭轉乾坤。去年業績所見,主要在廣東地區銷售啤酒的金威啤酒(124),在大麥原料價格上漲的環境之下,能夠做到毛利率和銷售量「雙漲」,純利顯著增加,業績改善,難怪獲得華潤創業(291)垂青,以溢價入股,便是一例。

日本震一震 中投蝕20億!


經歷前天的一場全球股災後,昨天亞洲股市已基本回穩,連日本股市亦回升半成。只不過,目前福島核電廠的危機未解除,擁有該廠的東京電力公司前景堪虞,該股在過去4個交易日內大瀉57%。雖然東京電力沒有在香港上市,對於大部分香港及內地投資者來說,似乎影響不大。但其實,內地傳媒昨天爆出,負責為中國國家外匯儲備資金進行投資的中投,原來早前投資了359億日圓(折合34.6億港幣)在東京電力公司身上,所以今次地震,中投的損失就接近20億港元!


如何將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進行投資,向來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成立於2007年的中國投資公司(簡稱中投),就肩負起這個重要使命。只不過,在內地向來有「國家隊」稱號的中投,由於對國家政策向來消息靈通,往往被視作股市明燈。但走到海外市場投資,卻水土不服,屢次「損手」。

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指,近期積極投資在各國能源領域的中投,原來早前也投資了總額約為359億日圓的資金在東京電力公司身上,而近期出現爆炸危機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正正就是該公司的旗下產業。近日該核電站多個機組相繼發生爆炸,工作人員注入海水進行冷卻,外界預期,核反應爐必將報廢,東京電力公司損失慘重,若情況惡化,更隨時有破產的危機。

投資東京電力

所以自上周五地震發生以來,該公司的股價,由2150日圓跌至昨天收市的921日圓,4個交易日內,總共跌了57%。未知中投近日有沒有將手上的股份及早沽出,若沒有的話,即代表中國的外匯儲備資金,在今次地震中也受重傷,至少蒸發近20億港元的投資。昨天,在日本股市回升的情況下,該股仍持續下跌,恐怕跌勢仍未完,中投的投資隨時成泡湯。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將大量外匯儲備資金用作購買美國國債已受到不少批評,國內不少聲音要求中國要將投資多元化,所以過去一年,中國開始分散投資到日本市場。除了買日本國債,中投近年亦購入不少日本企業的股份。

千葉資產管理的報告顯示,中投目前所投資的日本公司,除了東京電力之外,還包括三菱UFJ金融、佳能、三井住友金融、三菱、索尼及軟銀等。

截至去年9月的統計,單是在10大公司的總額就大約有5222億日圓(約505億港元)。所以今次整個日本市場受到地震及海嘯影響,企業損失慘重,各股齊跌,相信中國的損失絕對不止20億港元。

其實在2007年9月股市高位成立以來,中投可謂生不逢時,經歷金融海嘯,在海外投資多次遇挫。例如2007年12月,中投就以每股 48.07至 57.684美元,買入美國大行摩根士丹利9.9%的權益,金融海嘯爆發,該股大跌,中投又以每股 27.44美元增持。但公司股價一直「未返家鄉」,直到去年7月,中投終於按納不住,以每股 27.17美元及 27.13美元沽出其中510.5萬股,大蝕一筆。

能力一般運氣太差

中投投資在美國金融機構損手後,近期更專注於全球能源公司。公司去年發表的2009年年報顯示,中投重點的投資項目,就包括了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印尼及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石油、資源及電力公司,而當中還有香港上市的保利協鑫(3800)。所以,相信今次東京電力亦是其全球能源布局的其中一員。

經歷了艱難的金融海嘯期,不斷「損手」後,中投副總經理汪建熙,早前終於透露,中投去年的海外投資收益率,達到11%以上。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來的一個日本大地震,令全球股市大跌,日本更元氣大傷,相信將令中投再次面臨虧損。

對於這支「國家隊」在海外的投資表現,有內地網民就形容為「能力一般運氣又差」,與國家足球隊一樣。只不過,到美國則遇上金融海嘯,到日本又遇上真正的大海嘯,中投在海外的運氣還可以差到什麼程度?或許真的需要找一找蘇民峰、麥玲玲之類的風水師傅看一看如何轉運,以免令中國外匯儲備再次受損。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日本強震波及科技業


隨着日本地震和海嘯對基礎設施造成的破壞逐步顯現,重要的科技零件價格上漲,全球供應短缺的情況預計將持續數月。

影響元件供應

行業研究機構IHS iSuppli表示,地震和災後影響可能導致部分電子零件嚴重短缺,並引起價格大幅上漲;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已跳漲20%,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也已漲價7%。日本半導體生產佔全球的五分之一,包括40%的快閃記憶體。

應iSuppli指出,受影響的元件將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DRAM、微控制器、標準邏輯(standard logic)、LCD面板、LCD零部件和原材料;即使半導體零部件運輸中斷僅兩周,但短缺和價格影響可能持續到第三季。

受移動設備和蘋果的iPad 2等平板電腦產品需求帶動,NADA快閃記憶體晶片需求已大增。東芝表示,仍在檢查岩手縣的System LSI工廠,難說何時重新開始生產,全球約三分之一的NADA快閃記憶體晶片由東芝提供,System LSI工廠是集團唯一因地震和海嘯停產的工廠。

為iPad 2生產觸控面板模組的台灣勝華科技表示,還有逾兩周的庫存,短期內影響有限;但集團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集團使用日本元件,正在尋找其他供應商。

鋼鐵業受衝擊

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表示,日本地震對業務沒有大的影響,但正監控供應形勢。

業界最初擔心日本會有多達20%的鋼鐵產能受到影響,這種擔憂看來有些過度了;倒是汽車企業停產數天,可能給鋼鐵企業造成重大的需求衝擊。

豐田、本田、日產均關閉了在日本的多家工廠。豐田汽車一發言人表示,其泰國工廠已減少超時生產,在檢查部件供應情況。

韓國造船商現代重工表示,鋼材供應情況比最初擔心的要好。

核電再次嚇怕世人

位於日本東北部的福島核電站所碰到的麻煩,對全球核工業來說如同當頭一棒,一時間這個圈子很小(成員僅限於幾個國營或國家管制的大企業)但卻勢力甚大的壟斷行業集團,收起了以往那套鼓吹核能復興的說辭,變得噤若寒蟬了。

人們對於福島這類沿海反應堆的潛在自然危害,早已不陌生,就在六年前的2004年11月,印度第二大核電集群就遭到了印度洋海嘯的直接衝擊,導致馬德拉斯核電站被迫關閉。

核電選址近海加深危機

而由於運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許多核電站都選址在海邊。但與此同時,風暴、颱風和海嘯這類自然災害,卻在全球氣候變化的作用下日漸頻繁,氣候變化同時還導致海平面上升,使這些沿海反應堆更加暴露於危險之中。

英國許多沿海核電站的選址位置,僅僅高於海平面數米。而在1992年,颱風安德魯對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比斯坎灣的土爾其角核電站造成了重大的破壞,所幸各關鍵設施都安然無恙。

所有能源發電裝置,包括煤和燃氣發電機組都是用水大戶,但核電站的需求尤其巨大。像福島這樣使用水作冷卻劑的輕水式反應堆,又佔了全球核年發電量的大部分,而它們消耗的大量當地水資源,最終會變成熱水並再度被排放回河流、湖泊和海洋。

由於位處內陸的核電站會對所在地的淡水資源造成極大壓力,其中包括對植物和魚類資源的極大破壞—那些臨海的缺水國家,紛紛嘗試尋找合適的海岸區域。但無論是位於內陸還是海邊,核電站都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因素的影響。

隨着全球變暖導致平均氣溫和海平面雙雙升高,位處內陸的核反應爐將愈來愈成為水資源短缺的元兇(或成為缺水的影響)。比如在法國破紀錄的2003年酷熱期間,有17座商業核反應爐因河流和湖泊溫度迅速上升,而被迫降低發電功率或者停止運作。而當2006年7月西班牙埃布羅河的水溫升到極高水平時,位於該河沿岸的Santa Maria de Garona核電站反應堆,也被迫關停了一個星期。

矛盾的是,使得歐洲核電站無法全力發電的2003年和2006年酷熱卻同時引發了用電高峰,因為人人都開動了空調。

事實上,在2003年熱浪期間,擁有58座核反應爐——其中大部分位於盧瓦爾河這樣的生態敏感流域——的法國電力集團,只能被迫通過歐洲現貨市場從鄰國購買電力。這間以往都以電力出口商面目出現的國營企業,最後只能以超出本國電價10倍的價錢購買電力,並為此支付了合共3億歐羅。

同樣,雖然2006年的歐洲酷熱狀況有所減輕,水和氣溫問題依然迫使德國,西班牙和法國關停部分核電站並減少其他核電站的發電功率。雖然核電站在環境變化以及極端天氣情況下是如此脆弱,但2006年各大西歐核電企業依然成功逃脫了禁止其直接向自然界排放高溫水(並以此影響魚類生態)的監管措施。

法國人總喜歡炫耀其提供了全國78%能源需求的核電工業,但對此付出的代價,是法國電力集團下屬核電站每年從河流湖泊中抽取190億立方水,幾乎佔到了法國全國淡水消耗量的一半。淡水資源枯竭是一個日趨嚴峻的全球挑戰,大多數國家都沒理由去批准如此高耗水的內陸能源系統。

在這個水資源日漸匱乏的世界上,核能身上的核心困境莫過於它既是水資源的極大消耗者,美國原子能機構委員會前主席斯特勞斯宣稱,核能將「便宜得不值一提」的數十年後,全球的核電工業依然要靠政府的大筆補貼才能生存。

核電工業仍依賴政府補貼

而當西方對核能的認可度大幅減少之時,核能卻在那些所謂「核能新玩家」中走紅,並為其帶來了新的挑戰,包括對這些國家將核燃料濃縮製成核武器的擔憂。此外,全世界有五分之二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岸線100公里以內的區域,因此尋找合適的海岸來建設或者擴大核專案都變得愈來愈難。

在降低人們對核電的認可度方面,福島事件的作用類似於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更不用提1986年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事故了。但如果這些事故所造成的影響成為一個可靠指導的話,核能的鼓吹者最終還會捲土重來。

作者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戰略研究學教授,其著作包括The Rise of China, India, and Japan(2010),以及Water: Asia's New Battlefield(2011)。

版權所有: Project Syndicat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