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航空股的計時炸彈

國際油價近期急升,內地有航空公司申請重新訂立原油對沖合約,以減少高油價蠶食盈利增長。航空業對原油對沖合約既愛又恨,曾是常用的財務對沖手段,但2008年後卻變成聞風喪膽。只因當時油價大幅波動,令金融危機下的航空公司雪上加霜。如今航空公司再次訂立合約,到底是「救命良藥」還是埋下「重覆犯錯」的計時炸彈?

受利比亞政局持續動蕩影響,國際油價持續向上,紐約期油一度升上每桶105美元的兩年半高位。油價高據不下,航空公司成本上漲。上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調今年全球航空業盈利預測至86億美元,較去年行業約利的160億美元,下跌了46%。協會指出,今年航空燃油價格將較去年升20%,令業界額外多付100億美元。而該協會指出,亞太區航空公司採用原油對沖合約比例低,受高油價影響較深。

因此,東航(670)近日在「兩會」期間透露計劃重新訂立對沖合約。而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昌順昨日建議航空公司採取對沖合約減輕燃料成本上升的不利影響,因燃油開支佔內地航空公司總成本超過四成。

無論是內地三大航企或香港的國泰航空(293),2008年財報實在「驚嚇」,全都錄得巨額虧損,只因敗在原油對沖合約手上。

國際油價在2008年7月初報每桶147.5美元後見頂,並急速下滑,至12月底,不足半年暴跌至每桶33.8美元,跌幅近八成。國泰當時訂立的原油對沖合約在2008年底的賬面損失高達76億港元,結果該公司全年埋單勁蝕86億港元。

東航更嚴重,按中國會計準則,蝕139.28億元人民幣,如按國際會計準則,更虧損152.68億元人民幣,同時資不抵債110.65億元人民幣,因此促成了東航與上航合併。由此可見,原油對沖合約的風險。

然而,今次原油價格急升的背後原因,正是利比亞政局不穩,加上流動資金泛濫。政局穩定與否屬短期因素,事件解決後,油價必向下走,恐怕重蹈2008年原油對沖合約的風險。

雖然內地航空市場急速增長,但再次沾手原油對沖合約,可能為盈利埋下計時炸彈。不過,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訂立燃油對沖合約,毋須公開條款,投資者不知就裏,直至公布業績或發出盈警才如夢初醒,可惜為時已晚。面對高油價和資料披露不足的風險,投資航空股還是要三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