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明碼實價」不合國情

昨日是內地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傳媒報道國美(493)放棄早前公布的「明碼實價」銷售政策,重回沿用的「高定價,再折扣」推銷手法。傳媒批評,此舉令消費者無從得知貨品實際價錢而有感不公平。不過,早前百思買(Best Buy)因在中國堅持採用明碼實價銷售,不敵國美、蘇寧等龍頭而要退出市場。如今國美放棄新政策,重新採用原來的銷售手法,背後的潛台詞是消費者不受落明碼實價政策。其實,一直以來公司沿用的高定價,再折扣政策,對電器零售商更有利。

內地三大電器零售商國美、蘇寧和大中月初攜手宣布實行明碼實價政策,不足一周,國美率先投降,走回舊路。所謂明碼實價,店舖售賣的電器鐵價不二,不容許議價空間,好處是消費者明買明賣,簡單方便。相反,內地電器零售商向來把產品定價標高,然後由客人議價再提供折扣,好處是消費者感覺撿了平貨,又能令店舖熱鬧,帶起消費氣氛。

據了解,目前內地只有蘇寧堅持以明碼實價賣電器,而國美雖然未有表明放棄新政策,但客戶主動議價後提供折扣,變相重用舊手法。

內地傳媒的批評聲音此起彼落,不過銷售成績還是最實際。國美執行新政策後,如果對銷售有刺激作用,相信仍會樂意繼續,但相反,銷售額不及以往,即表明此路不通,重走舊路亦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百思買退出已經證明「明價實碼」手法不適合中國市場,而國美、蘇寧沿用手法卻為公司賺大錢。中國人普遍喜歡熱鬧,而且消費者習慣議價,既然市場受落此方法,又何須改變?

在投資者角度,當然是投資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而舊手法能賺取更多利潤,理應值得保留。在沿用的銷售手法之下,公司毋須公開貨品實際價錢,商店所標示的都不是真實價錢,一切都在雙方的口中。因為最終零售價「浮動」,從中賺取利潤或會更高。

當然,明碼實價方便快捷,消費者付款取貨,店員可節省議價時間,多做其他生意。可是,事實證明消費者對此做法不太受落。

其實,銷售手法無分對錯,只要消費者買得開心,商店能賺錢,就是雙贏,又何苦要執著?至於投資者,還是選擇較能討好客戶的企業,畢竟,電器零售商收入來自消費者的荷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