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爆全中國的卡通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終於有望成為香港投資市場一個炒作概念,去年製作動畫《阿童木》而蝕錢的意馬(585)未感氣餒,近日宣布斥資逾8億元,收購擁有《喜羊羊》版權的動漫火車集團,前景惹人憧憬。其實,早在數年前,辛思維就曾訪問過,被內地傳媒譽為「喜羊羊之父」的動漫火車大股東蘇永樂,記得當時他曾許下一個宏願,希望將《喜羊羊》打造成中國的迪士尼,除了出產品,更要建樂園。今次意馬的入股,有望令其夢想成真,帶來更大投資回報!
想知道《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套卡通片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有多大,若各位讀者家中安裝有任何一個收費電視,能夠接收到內地的地方電視台的話,不妨在上午或下午看一看這些頻道,你必定會發現當中至少有兩三個頻道正在播放這套卡通片。
除了電視卡通片受歡迎之外,該片自2009年以來,亦連續三年在春節期間推出電影。2009年的票房達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又升至1.27億元,到今年推出第三套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更已取得約1.5億元的總票房。
卡通產品遍神州
此外,走到內地大街小巷,大家更可以見到不少以片中人物製成的玩具、成衣等產品。就連網上遊戲,亦見到其蹤迹。產品如此旺,按道理說,擁有其版權的動漫火車理應進賬不少才對。但根據資料顯示,公司2009年虧損86.9萬元,去年全年盈利為2894萬元。
卡通片的受歡迎程度,似乎與盈利不成正比。究其原因,當然是卡通片製作成本貴,但在電視平台播放的收入卻十分微薄有關。加上電影收入,屬聯營公司廣東原創動力,公司未能分享。雖然,從動漫火車過去兩年最大的收入來源還是來自於時裝、玩具等授權產品,但相關的營業額只有約4000多萬港元,足見滿街的喜羊羊產品,可能有大半都屬於盜版,公司未能受惠,《喜羊羊》的潛能似乎還未全面釋放出來。
事實上,雖然該片一直被冠以「國產動畫」的稱號,但該片的製作班底其實是香港人。寰亞礦業(8173)前身智庫媒體,2007年亦曾購得《喜羊羊》的版權,被內地傳媒稱為「喜羊羊之父」的港商蘇永樂,當時就曾擔任智庫媒體執董。在一次的訪問中,蘇永樂透露,該套卡通片的劇本是由在香港有多年創作經驗的劇作者負責,但其他製作工序,則會由內地技師負責,以降低成本。
辛思維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蘇永樂當時許下宏願,表示要將《喜羊羊》變成中國的迪士尼。不過,在智庫媒體旗下,這個迪士尼的故事未能成功實現。其後智庫媒體宣布因為虧損而結束該項投資,《喜羊羊》隨蘇永樂離開,獨立成長,在內地的知名度亦不斷提升。
過往,內地八十後、九十後的一代,最熟悉的卡通人物,相信非《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莫屬。不過今時今日,2000年後出生的小童,大概對喜羊羊、灰太狼等角色的認識,已大大超過《西遊記》的人物。所以,若好好利用此資源,相信其未來絕對可以創造出無限個可能性,要成為中的迪士尼,並非不可能。
猛人加盟惹憧憬
今次意馬入股,取得《喜羊羊》的消費品授權業務,除了帶來資金,更引入多名猛人,包括李嘉誠旗下的長江科技(775)、中信泰富(267)前主席榮智健、合和實業(054)副主席何炳章等,似乎有大幹一番的意圖。
去年因為製作動畫電影《阿童木》而蝕錢的意馬,吃一塹長一智,主席梁伯滔指,會放慢公司原有的動畫製作,專注與動漫火車的合作,分銷及生產業務。梁氏並指,會擴大消費產品至文具、食品及飲料等,未來更可能開拓手機及互聯網業務。
意馬的計劃雖然可望帶來盈利憧憬,不過,始終盜版問題,仍令人有幾分擔心。反倒是早前,動漫火車大股東蘇永樂提出的樂園概念,辛思維認為更有意思。目前,動漫火車目前亦有經營嘉年華會活動,尤其內地兒童對遊樂場需求殷切,家長願意為子女多花費的情況下,若將此發大來做,相信將有一定作為。梁伯滔的收購行動,已再次令意馬成為市場焦點,引發無限遐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