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經濟復蘇,商戶今年的廣告預算,較往年有所增加,大型國營媒體廣告媒體代理商及民營媒體亦重拾活力,部分媒體如勤+緣(2366)及現代傳播(072)拓展新業務,爭取擴大了廣告預算的「餅」。
產品需求持續,內地商戶今年落廣告的預算增加,手上變得「疏爽」,大環境的經濟好轉,媒體亦增添了不少生氣。
雖然網上媒體流行,分去了一些傳統媒體的廣告份額,但廣告的餅加大,令傳統媒體的生意亦受惠不少。部分大型國營傳媒,早年把廣告部門代理部門市場化,好像《北京青年報》,便把廣告代理部門分拆到上市公司北青傳媒(1000),而中央電視台亦以合約形式把廣告代理業務外判到中視金橋(623),以求增加廣告部門的競爭力。
一批大型廣告代理商的潛力,相信可受惠整體廣告預算的增加。中視金橋昨日宣布,獲得中央電視台廣告時段的代理權,股份登時獲追捧升了4%。電視媒體之中,中央電視台覆蓋面宏大,黃金時段的廣告費仍相當「和味」。無怪乎當中視金橋日前宣布「冚莊」獲得CCTV一套「晚間新聞」、「新聞30分」、四套「海峽兩岸」、「中國新聞套」的獨家代理合同時,市場會追捧中視金橋,昨天股價升了4%。
民營媒體為爭奪廣告的「餅」,也花心思吸納廣告,形成如兩後春筍的局面。好像著名小說家梁鳳儀任行政總裁的勤+緣媒體,便把業務重心由電視製作轉為戶外廣告。集團新近伙拍新華社,於北京、上海等旺點設立電子屏幕板,由新華社提供新聞內容,勤+緣接廣告,然後雙方進行拆帳。
民營雜誌經營商現代傳播則選擇與外國媒體合作,以求增加廣告客戶垂青的機會。集團剛宣布,將會繼續與《紐約時報》旗下機構合作,於未來5年合作推出《轉捩點─想像》特刊,以增加知名度和提高獲得廣告的機會。
部分經營商則配合鐵路系統,發展新的傳統廣告渠道。好像即將招股的三三傳媒便在高鐵列車派發《旅伴》、《報林》和《旅客報》等刊物,並於常規列車播放音頻節目,以及持有內地民航機場出售廣告位,去年毛利增加,公司將會於香港創業板招股,務求藉資本市場集資拓展業務。
辛思維認為,內地城市受眾且日漸富裕,今年經濟復蘇,廣告預算增加,能想到好點子吸納廣告的企業,業務可呈爆炸性增長,可成為推動股價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