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火電面臨虧損,風電出現上網難之時,大家似乎對內地電力股不敢寄予厚望。只不過,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持續向前進之時,電力資源的發展,絕對不容忽視。近日,內地中電聯透露出,未來五至十年國家電力行業的發展格局,無疑成為未來投資電力行業的重要指引。其中,火電的佔比將逐漸下降,水電則開始成為主力,而整體清潔能源的比重更會達到近四成。可見火電短期及長期,均難有利好,反而水電、風電等股份雖然短期有阻礙,但長期的利好仍十分明顯。
內地傳媒的消息指,由中電聯所編寫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已經完成,正等後國家有關部門審議。據透露,未來五年,國內電力的發展基調已定下來,將會「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發電」。
煤電比例下降
以上的口號,可能令大家感到困惑,不過,簡單來說,未來,水力發電將成為電力發展的主力,而煤電的比重將會出現大幅下降。中電聯指出,煤電佔比下降的速度,將會是每五年下降四至五個百分點。以2009年煤電裝機所佔比重為74%計算,到2015年,煤電的佔比將降到69%以下。
從下表中,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每一種發電分類,雖然在未來五年,都呈現增長,不過,其增長幅度卻有明顯差距。煤電的增長率約為四成,水電則有六成半。而以往基數較低的風電及核電等,更會出現三四倍的增長。
尤其,內地目前尚有不少江河,具有潛力建構水力發電站,所以,預計水電的重要地位將逐步提高。相對於水電受到扶持的情況,當局對於煤電的發展,則採取嚴格限制的態度,尤其在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東北部分地區,會嚴密控制,將煤電開發逐步向中西部移動。
雖然,煤電未來的增長比起其他新能源電力來得慢,不過,相信投資者最關心的,是正處於虧蝕煤電,能否透過加價來改善經營環境。根據有關的規劃,到2015年,內地平均銷售電價將達到每千瓦時0.7元(人民幣.下同)。這個數據是否合理,當然還要與目前的電價比較一下。
電價加幅不樂觀
據電監會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主要電網企業的平均銷售電價為千瓦時0.53元。若以每年4%的通脹計算,到2015年,電價需要達到0.67元。規劃中電價的未來加幅,雖然看似能夠追得上通脹,不過能否追得上煤價的上升,則仍是個疑問。尤其對於目前虧損嚴重的煤電企業來說,相信有關的加幅,將難以為公司帶來令人滿意的業績。
對於投資煤電股,里昂周一(11月29日)發表的報告指,對行業前景看淡,但仍表示唯一可「買入」華潤電力(836),只因其具有最低負債比率、最高股本回報及最低市盈率。不過,辛思維卻認為,市場上的股份過千隻,既然看淡煤電股,又何必在一堆爛蘋果中夾硬選一個沒有那麼爛的呢?
要選電力,何不選擇更有前景的水電、風電及核電呢?有核電概念的上海電氣(2727),風電、水電概念的東方電氣(1072),甚至其他新能源設備股,包括金風(2208)、高速傳動(658)等,近期股價已跌了不少,或許是時候給予多一點關注。昨天,內地的水電股份已受到相關消息刺激而大升,且看未來數天,香港的新能源股,會否迎來新一波的升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