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食品股都面對毛利率下降的問題,令企業不得不想盡方法開源節流。當然,最好的方法,絕對是增加銷量,抵消毛利率下降損失。果汁股滙源(1886)最近就密密行動,加建生產基地,似乎有意透過提高產能,增加銷量。不過,市場上對於滙源的計劃似乎不太看好,再加上早前交出的上半年業績見紅,令人質疑公司市場策略失當,提高產能也未來能提高銷量。
早前借落周身債幾乎出事的滙源,近期頻頻建生產基地。位於江蘇宿遷的工廠今月初投產,投資了6億元(人民幣.下同),安裝三條生產線。而最新落成的魯中工業園,僅用八個月時間興建,佔地一千三百多畝,擁有十五條生產線,預計每年收入達30億元。另外,福建永春、陜西楊凌、山西萬榮等生產基地年內亦即將投產。
雖然滙源密密布局上游生產線,但市場質疑下游銷售能否消化不斷擴張的產能。有分析就批評,滙源的銷售渠道不穩定,即使經過重整事業部門、專賣店體系、項目部制到承包制等多次變革,但一直未能建立成熟穩固的渠道。
事實上,滙源今年加大廣告和營銷的開支,試圖擴大銷售,但卻令上半年錄得7224萬元的虧損,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首份虧損財報。滙源今年上半年的廣告及其他營銷開支達3.67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上升68.4%,更佔營業額24.8%。有關開支在2006年僅是2.61億元,佔該年營業額12.6%。
滙源要花費大金錢做市場營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一直努力做產品推銷,而非品牌推廣。每當有新產品推出時,都要從零做起,如產品包裝、建立形象、廣告等,成本不菲。加上近年滙源不停推出新飲品,而且每種飲品都希望成為「百分百果汁」以後的接力主打,更要加大力度宣傳,因此令這方面的開支大增。可是,檸檬me、果汁果樂等新產品,都未能暢銷而要退出市場。宣傳成效和回報近乎零。
不過,若做品牌推廣的話,花錢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推出新產品只需要適度推廣即可。雖然初期的推廣和建立品牌形象的開支未必能減省,但長期而言還是有著數。事實上,滙源走多產品路線,更需要在消費者中建立形象。
根據尼爾森的統計,滙源是內地的果汁市場的龍頭,但汽水市場逐年萎縮,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會加大非碳酸飲品的投資,滙源將會首當其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