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香港金飾商的溢價

傳媒廣泛報道,本港著名珠寶零售集團周大福申請上市,已開始物色保薦人,最快於4月份便可以招股,近日金飾股板塊亦相當熱鬧,其中景福(280)昨日股價就有異動。香港金飾商有品牌上的溢價,成為拓展內地的重要本錢,小型品牌亦有機會被併購。

本港最大的珠寶零售商周大福,啟動了上市計劃,已邀請了投資銀行「選美」作保薦人,宣布最快4月便可以招股,市傳招股金額達到20至30億美元。香港的金飾珠寶商品牌深受內地經營商的歡迎,原因是香港經營者累積了數十年的經營信譽,內地人傾向選擇香港品牌,令到周生生(116)、六福(590)等經營者生意相當暢旺,兩者2010年度中國部分的生意額,分別增長了47%及55%。

周大福珠寶業務一直由鄭裕彤家族持有,家族對於把珠寶業務上市,一向不大熱衷,但現時宣布上市計劃,相信是看到了現時同業的股價表現理想,令到彤叔改變主意。周大福的分店網絡龐大,在全球的分店數目達到1000間,多數以特許代理模式經營,每年的生意額達到300億元。

你若問,香港金鋪股的投資價值何在,就是信譽的經營溢價。至少,內地經營者在信譽這方面是亦未能追上,好像內地有一間公司以「周六福」作品牌,與香港公司周大福的名字相當接近,在2009年就被廣東省工商部揭發,有數款產品的含金量不足。另外,周六福在香港的熱線電話沒有人接聽,電話轉駁到位於深圳的辦事處。有內地不法之徒使用擬似香港金鋪的名字,魚目混珠賣假貨,此風不可長。從另外一角角度去看,內地零售商改一個類似香港商戶的名字,亦反映香港品牌有價,而這種溢價,相信不只在大型金鋪股身上體現,小型金飾股景福(280)昨日也大升,昨日股價升了30%。

景福近年的金飾業務不太耀眼,截至9月底止半年相關業務溢利僅得千多萬元,遠不及周大福及周生生,但其在香港多年來的經營信譽,卻是可居的奇貨。筆者翻一翻景福年報的資料,集團除了金飾業務外,持有資產亦相當豐厚,例如在紅磡持有若干投資物業,另外又持有港交所(388)等股票的投資,有一定價值。筆者始終認為,港產經營商在內地人心目中,享有一定溢價,像景福這類小型金飾商,有可能會成為被收購合併的對象,從而展現應有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