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從允許私人做「島主」說起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內描寫的桃花島,環境優美,叫人神往,桃花島主黃藥師更是金庸筆下的經典角色。在現代社會中,做「島主」不再是夢,國家海洋局日前公布內地百多個海島名單,供個人申請開發。這個條例上的突破,顯示產權私有化的發展再進一步。不過,隨着國家對各種土地和資產向私人市場開放,相關的業權界定及公眾教育工作亦要做到足,方能防止私人因條款不清引起的誤會。


國家海洋局公布全國176個條件良好、沒有戶籍居民居住的小島,納入可申請開發的名單,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及海南8個省份,鄰近香港的深圳洲仔、大鏟島及小鏟島也包括在名單之內。

國家海洋局官員表示,中央現時批准公眾申請開發這些島嶼,作為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農蓄牧及再生能源用途,一經國務院批准後,最多可獲得50年的經營權。

確立現代化產權交易機制

在2007年,浙江省便叫停了一切居民海島的開發,現時新例為申請開發提供合法程序,比界定租賃權及經營經濟活動的權利,是開放私有產權的進一步行動。民間資金只要向政府提供開發計劃,並按表列繳付最低收費,便可擁有該島的經營權。

土地產權的確立是90年代後期方出現。在90年代中期以前,全國的住宅樓房皆為政府機關和國營機制興建,作為官員或員工的宿舍,住宅單位不能在市場上買賣,自由市場還未出現。及後,國家容許把土地使用權有償地交給私人開發商,年期多為70年,並容許持有者於二手市場買賣,為民營住宅開發注入動力。世茂房地產(813)、富力(2777)及恒大(3333)地產等開發商,也是2000年後房地產市場開放後崛起的。近年,各省市政府更容許把土地推出公開拍賣,進一步建立現代化的產權交易機制。

十多年間,內地房地產行業發展速度之快,震驚全球。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5.2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幅18%。10年前,港股市場上只有三數隻內房股,現時的數目已接近50隻,可見私產制度對經濟發展之威力。

產權開放幅度愈大,對經濟發展原是一件好事。不過,部分涉及民生的領域亦高度開放,值得深思。例如,一些市政府把自來水供應權批給私營發展商,便有過度開放之嫌。皆因一個城市的供水乃無可替代的必需品,市政府給予經營權,須監管經營商不會借故胡亂加價,以及公平地供應每個用戶。

近來炒得熱哄哄的私人墓園,亦是需要加強監管的一個領域。內地開放私營殯儀業也是數年前開始的事,政府容許私人企業建設墓園,並在自由市場出售,不少大城市如廣州、上海和蘇州等地的墓園,大量開發商進入市場,部分香港上市公司亦有參與。

一些私人市場的墓園價格,更是大幅上升。例如哈爾濱墓地過去10年便漲價10倍,廣州花都及天河區一個佔地僅0.2平方米的骨灰墓穴,索價介乎6萬至13萬元,變成熱炒對象。

墓園市場須加強監管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對先人墓地十分着重,政府把這個市場開放,就不能撤手不管。根據現時的條例,政府批出私人經營的墓園一般年期為50年至70年,經營年期結束後,需不需要補地價?費用又如何釐定?深圳部分墓園便傳出先人埋葬20年後,管理公司向後人追收「維護費」。故此,政府有責任說明售給私人的土地之使用權限和使用期限,並提醒消費者有限期過後有沒有費用須繳交,方能減低不法商人藉條款不清欺騙消費者的機會。保障好私有產權,以及市場訊息流通,是奠定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