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的業績公布,又經過一輪下跌及暴漲,股市再次進入整固期,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各股份的前景與價值。眾多行業之中,近期較少人提及的醫療儀器行業,值得投資者多加注意。除了因為行內多隻股份2010年的業績都有不錯的增長之外,內地計劃在未來五年,大力發展農村醫療,亦為這些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目前,與一線大醫院較多選擇進口儀器的情況不同,農村醫療市場預計將以較實惠的國資儀器為主,行業的發展潛力值得留意。
近期公布業績的醫療儀器股,大部分都令人滿意。銷售血管疾病微創介入產品的微創醫療(853),去年純利升29%,毛利率亦有輕微增長,保持在86.5%的高水平。生產骨科手術工具的創生(325),同樣有29%的純利增長,毛利率增長2.1個百分點,達到72.7%。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威高股份(1066),亦有26%的純利增長,毛利率同樣有增長,達55.2%。
國家政策扶持
行業去年的成績均有較佳的表現,當然不能不歸功於國家的政策扶持。事實上,中央早前已提出,在2009至2011三年間,新增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建立起一個全民醫療保險體系,重點改進農村地區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衞生部部長陳竺近日亦表示,「十二五」要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
在國家政策,以及人口老化、收入增加及健康意識提高等因素的支持下,行業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0年,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200億元,增長率達23%。不過,目前的增長速度,顯然還未進入一個真正的爆發期,有待進一步拓展。
事實上,與大部分的行業一樣,過去,內地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點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有從事醫療器材銷售工作的朋友告訴辛思維,由於大城市的醫院利潤豐厚,一般在添置醫療器材方面出手頗為闊綽,特別喜愛一些外國進口的先進儀器,以期望可以吸引更多病人。
只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醫院花費巨額支出,購置進口儀器,當然會將成本轉嫁給病人,令看病貴問題持續惡化。統計指,目前政府及社會衞生支出佔衞生總費用比重已經從2001年的40%提高到61.8%。在社會大聲疾呼要解決看病貴的情況下,除了降低藥價之外,增加使用國產儀器亦將成為一種趨勢。
過往,一線城市醫院的崇洋心態,對於本地醫療儀器企業來說,當然並非好事。而未來,大醫院的儀器國產化步伐有多快,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家目前推動的農村醫療中心,因為資源有限以及醫務人員的水平較低的關係,相信未必需要購買一些價格較高昂且性能較複雜的進口儀器,所以預計採用國產儀器的機會較大,為本地醫療儀器股提供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些基層醫院裏,基本的全科診斷系統,包括聽診器、血壓計、血氧儀、體溫計、眼底鏡、耳鏡、喉鏡等,都是必備的產品。此外,一些基本耗材也不能少,相信對於有生產輸液器、注射器、醫用針製品、血袋等產品的威高股份來說特別有利。
出口市場同具前景
但其實,除了國內市場發展空間較大之外,出口市場亦不容小覷。2010年,內地醫療器械的出口額就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達到146.99億美元,同比增長20%。業內預計,今年出口有望保持至少15%的增長。去年,微創就有約8%的業務,是出口到南美、亞洲及歐洲市場。不過與2009年相比,相關業務略有倒退,公司有必要加緊努力,以免落後於同業。
當然,對於內地醫療器械企業來說,出口市場始終只是一個額外的獎勵,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國內市場的發展機遇。近期,此類醫療股份升勢不俗,從短線及長線看,似乎都值得投資者加以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