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看迪士尼 還看中國旅遊業



香港迪士尼樂園由2005年開幕至今,雖然仍未為大股東香港政府帶來盈利,但若說樂園對香港旅遊業完全沒有貢獻,則似乎不太公道,事實上,確有不少旅客是為了迪士尼而來香港。昨天,上海迪士尼動工,內地傳媒亦提出質欵,擔憂政府投資難有回報。不過,辛思維認為,增加一個如此大型的旅遊點,對上海旅遊業始終有利,尤其是錦江酒店(2006)及東方航空(670)等以上海為基地的旅遊相關企業,得益將更為明顯。



要評論上海迪士尼當然不能不參考香港迪士尼的情況。雖然開園至今,香港迪士尼一直被批評面積太細,不過,慕名而來的旅客其實不斷增加。根據樂園的公布,2010年入場人次創出新高,達到520萬,按年增長13%。相比起海洋公園2009-2010年,入場人次510萬,可見香港迪士尼已擺脫不受歡迎的形象。

只不過,問題是,在入場人次創新高的同時,樂園仍未能為香港政府賺錢,去年的淨虧損仍達7.18億元。主要原因是樂園需要向迪士尼公司支付巨額特許費,所以扣除這項支出,擁有53%股權的香港政府,至今仍未能分到錢。

帶動巨額消費

若單從這一項投資來看,香港政府確實仍是失敗。不過,若從香港整體旅遊市場來看,此項投資對香港社會所帶來的好處仍不能小覷。旅發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訪港旅客達到3603萬人次。即每7個訪港旅客,就有1人到過迪士尼。

純粹一個非科學化的估計,辛思維認為,遊迪士尼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所以相信這些旅客大多屬於「過夜旅客」。旅發局的數字顯示,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額為7453元。即可以粗略估計,這群到過迪士尼的旅客,去年就為香港貢獻了388億元。雖然不能將這些收入完全歸功於迪士尼,但只要當中約1%的人是因為迪士尼而來,香港社會就已經完全賺回經營樂園所帶來的虧損。

香港旅遊業的發展,不但令一眾本地零售及酒店股受惠,連港鐵(066)相信亦得益不少,每逢假日乘地鐵,辛思維就發現身邊至少有一半人是旅客。所以,上海迪士尼工程動工,亦令人對相關企業的前景產生憧憬。

事實上,過去一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吸引全國大批旅客到訪,就令當地不少企業得益。以上海為基地的錦江酒店得益最明顯,去年公司純利大幅增長202%。而擁有上海航空的東航,承接了大批往來上海的旅客,去年純利更勁增28.4倍。

目前,世博已過,雖然難免令人擔心,這些公司今年能否仍保持佳績。只不過,在迪士尼效應之下,長線來說,其增長前景仍不容質疑。

旅遊市場需求大

波士頓諮詢公司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到2013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旅遊市場。未來9年,中國國內及國際旅遊所帶來的收入,將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5.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的1.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81%。

在居民收入提升,以及旅遊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內地不少城市,都出現景點同質化的問題。除了每個城市,幾乎都有一條古裝街之外,早前更出現搶建名人故居的情況。由於大部分城市的景點大同小異,對於旅客來說,吸引力自然下降,看了10個故居,10座廟宇,誰還有興趣再看。

相反,迪士尼此類較具質素的大型樂園,難以在內地找到第二個,其吸引力毋容置疑。以香港迪士尼樂園為例,去年內地旅客所佔的比例,就達到42%,比2009年增加6個百分點。

對於上海興建迪士尼會否重蹈香港政府虧損這個覆轍的問題,當然值得關注,但其長遠影響,辛思維還是偏向較為樂觀。當然,上海迪士尼要到2014年才竣工,其所帶來的好處,還有3年才實現,目前買入迪士尼概念股似乎有點兒過早。不過,若看好中國旅遊市場的話,這些旅遊股似乎都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