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2222)配合國家節流減排的號召,大力發展LED照明,去年已表明淘汰白熾燈,不再接受訂單,而且已入選國家首批LED照明應用示範工程。
去年雷士純利7133萬元(美元.下同),增長455%;於剔除上年優先股公允值損失後,實際仍增149%,反映其業績已經踏入收成期。
去年銷售燈具產品,增長68%,佔銷售總額54.7%;銷售光源產品增長33.6%,佔總額33.4%;銷售照明電器產品增加64.6%,佔總額11.9%。內地銷售額佔總額79%,增長65.1%;海外銷售額佔21%,增幅達203%。其中雷士品牌產品銷售佔總銷售70%,銷售額增長71.7%。在集團的各項銷售中,節能產品佔60%以上。
雷士去年銷售額4.717億元,增長54.3%;毛利增長63%,毛利率由27.5%升至29%。在原材料成本上升5%的情況下,集團毛利表現依然強勁。產品涉及的原材料包括鐵、鋁、合金、熒光粉、玻璃管及電子元器等,約佔銷售成本70%;勞工成本約佔11%。
集團各類產品的毛利率有若干差異,燈具產品由27.2%升至31.9%,反映技術改造的效應。光源產品毛利率由29.1%降至27.7%,是由於非雷士品牌產品曾降價以適應市場。照明電器產品毛利率由22.9%降至20.3%,是因為2009年兩度減價,以致去年售價低於2009年。
擬提升LED自產比率
雷士品牌產品的毛利率由27.8%升至32.9%,非雷士品牌產品則由26.9%降至20.3%。就銷售地區所得毛利而言,中國市場由30.1%升至31.6%,海外市場則由17.3%升至19.7%。如以節能產品計,毛利率由27.2%升至30.5%,主要貢獻來自支架的毛利率由28.8%升至41.6%,而非節能產品毛利率則微跌至27%。
於中國的銷售,除專業工程客戶及主要客戶外(共佔銷售總額約20%),集團透過36個獨家區域經銷商經營專賣店2810家,去年淨增349家,專賣店覆蓋1851個城市,31個省會城市的覆蓋率達100%。
在國家財政補貼的節能照明招標中,雷士第一次入圍便取得800萬隻中標量,銷售額達2160萬元,佔總銷售6%,並已入選國家首批LED照明應用示範工程。
雷士曾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及廣州亞運會等項目,已獲政府信任,對雷士有利。目前,LED照明最多應用於政府項目,社會仍未普及,預期在國策推動下,LED業務前景頗佳。現時雷士有相當部分的LED產品是外判,將逐漸提升自產比率至80%,並希望LED產品在三年內佔收入比重達到50%。
雷士於廣東、重慶、浙江、上海及福建五大生產基地設有生產線,設計產能5.1億支,去年實際產量4.2億支,平均廠房使用率約82.3%,生產線可透過改善設計產能而增產。
集團去年上市集資後,財務狀況更為寬裕,錄得淨現金2.43億元。
根據招股書資料,計劃動用約6300萬元(約5億港元)用於擴張,包括選擇性收購、合作或策略性投資;約4億港元用於品牌戰略及銷售網絡;另4億港元用於新建或提升生產線,目標是使照明電器產品產能增加60%、節能燈管產能增15%,以及燈具產能增25%。
節能產品愈趨普及
其經營策略是先在中國立足,後逐步擴展海外市場,積極發展節能產品,此為毛利最高的產品。
去年節能產品佔總毛利63%,循此途徑發展完全配合國家政策。集團亦將積極發展LED產品,使市場更為普及,使用不限於在政府工程。雷士於去年11月開展LED照明產品示範工程,節流照明產品正被社會廣泛接受及購買。
目前國內的照明供應商已逐漸淘汰白熾燈,若干國家甚至已經停用,節能照明是全球大趨勢,市場需求逐漸轉殷,是可以預期,而且不限於城市,逐漸發展至鄉鎮農村。為響應節能,白熾燈遲早完全被淘汰,由節能產品(包括LED產品)取代。
雷士去年踏出決定性的一步淘汰白熾燈,此後將專注節能產品,是明顯的轉型,也是掌握市場趨勢。去年業績大幅增長,預期未來增長依然強勁。儘管上市後股數已增,或稍為攤薄每股盈利,但以其去年表現看,每股盈利仍將有強勁增長,前景看好,可趁弱勢收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