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避開調控「風眼」 商廈專家行情看漲

中國今年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已是老生常談。不過,商業樓宇又有大宗交易出現,SOHO中國(410)斥資32億元收購位於上海的長寧商業中心,每平方米2.84萬元,離上次「出手」相隔僅半月。在政策傾斜下,商業物業開發商的熱度勝過住宅開發商。

SOHO中國近年轉趨積極,近兩年已合共斥資140億元人民幣,七度購買資產。公司的發言人表示,是次交易符合公司於京、滬兩地交通樞紐附近收購的策略,並計劃於七、八月份轉售。SOHO中國已不是第一次施展「摩貨式」的銷售策略,在2009年8月便曾以每平方米3.4萬元,購入上海東海廣場,並於3個月後以每平方米6萬元出售,當時頂層寫字樓單位更創下了每平方米10萬元的高價,成為一時佳話。

由於在商廈市場的形象獨特,券商近期關注到該公司的投資前景,瑞銀報告指出,SOHO今年的銷售合約可帶充足的現金流,確保收益率有穩定的增長,故把評級提升至「買入」,並調高目標價至7.21元。

SOHO專攻商業樓宇,在現時的政策環境之下吃香。基於對民生的考慮,中央今年對於樓價的升勢看得緊,早前便傳出要求樓價要與地方物價指數掛鈎,另外,「限價令」、提高承造按揭首期、限制外地人買樓等招數,亦都雷厲風行。

反而,商業樓宇則不在「風眼」中,限制寬鬆得多。兩者之所以有分別,是由於地方政府希望更多公司設立辦事處,促進所得稅收入。而且,寫字樓的價格的升降並不直接影響民生,故中央調控重點,並不在商廈、寫字樓及酒店一類商業物業。

恒隆地產進入收成期

北京及上海的商廈市場較為成熟,是投資的理想地點,兩市亦是SOHO中國的活躍活動範圍,至於南方城市廣州和深圳,情況則有點複雜。一方面,經濟發展令這兩個城市的寫字樓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廣州及深圳未來一兩年的商廈供應卻多,以廣州為例,珠江新城的新型甲級寫字樓便會陸續應市,天河區又有太古匯商廈大型發展項目落成,承接力備受關注。

相對於SOHO中國把目光投向銷售市場,恒隆地產(101)則走另一條路。恒隆選擇「深耕」前期資本投入大、回籠期較長的商場物業,生意沒有受到調控影響。正所謂日子有功,經過十年的發展,恒隆的租金收入已大有長足發展,去年內地租賃業務的營業額達到45.5億元,有蓋過香港業務之勢。

在商業物業市場馳騁的,還有一支黑馬──人和商業(1387)。人和商業集中收購城市中的防空洞興建成地下商場,經營模式開創先河。現時,人和旗下部分商場已經落成,並完成銷售。

美銀認為人和未來一年將會有多個新項目落成,進一步支持銷售。而且,該股高派息比率可支持股價。不過,摩根士丹利則表示,人和商業截至2011年底,有高達11億元人民幣的應收貿易賬款項過了限期,令該行關注,人和管理層則相信買家的銀行最終會提供貸款。

可以預見的是,政策的傾斜為到商廈物業提供有利的經營環境,部分以住宅發展為主業的房產商,亦有意提高商廈物業的比例,不過這類發展商的資金需求大,如何調撥資本是件頭痛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