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銷量未突破 比亞迪回歸不必亢奮


受到新能源汽車銷量不佳的拖累,比亞迪(1211)股價過去一年下跌了逾6成。不過,在回歸A股消息的刺激下,該股周一回升超過半成。對於比亞迪來說,今次集資行動或有助舒緩公司財困,短暫對股價有正面影響。但說到底,投資者更關注的還是比亞迪的車到底能否賣得出。雖然目前中央正大力鼓勵研發新能源汽車,不過要做到在市場普及,業內估計至少要再等多5年。各位投資者又是否有如此耐性呢?

比亞迪回歸A股,預計發行7900萬股,集資額超過20億元。對於今次集資,外界普遍認為是為了解決公司目前的財困。不過,參考公司年報,截至去年底,比亞迪手持現金19.9億元(人民幣.下同),而短期債項有110億元。集資規模比外界預期中小,紓困作用有限,難怪內地傳媒猜度,今次公司小試牛刀後,王傳福稍後可能另有所圖。

業務未改善

事實上,過去一年來,比亞迪屢次公布的汽車銷量均出現下降,上周四(5月5日)公布的4月份汽車銷量亦只有4.01萬輛,按年下跌12%,與3月份的4.03萬輛相若。外界目前對於該公司的業務已不寄厚望,投資者的離棄,也令該股股價由去年初的80元以上,跌至近期的不足30元。

今次比亞迪計劃新發不超過7900萬A股,佔發行後23.5億總股本的比例不高於3.36%。令人懷疑,公司是否計劃利用較小的流通股比例,令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藉此推高股價,以便進一步以更佳的價錢再次集資。當然,以上純粹只是猜測,會否成為事實還要再看看。

只不過,對於外界普遍預期比亞迪回歸A股,必將出現股價暴漲的看法,辛思維仍抱有懷疑。只因公司業績不佳,是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實,內地股民有時雖然比較瘋狂,但也不至於完全盲目。目前比亞迪發展前景充滿疑問,似乎仍缺乏一個值得炒作的理由。

未來五年,在國家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政策下,電動車的確受到國策支持。不過,目前在電池等方面的技術仍未見突破。價格貴、性能差,以及城市充電設施未配合等原因,都制約了電動車的發展。縱使政府推出大額補貼,消費者仍不為所動,形成「政策熱、市場冷」的怪現象。

對於電動車的技術難題,中央其實早就看在眼裡,所以去年8月已經宣布聯合包括中石油(857)、中海油(883)、東風(489)等在內的16家央企,組成一個電動車研發團隊。但目前,半年的時間已過,暫時仍未見突破性發展的公布。央企資源豐足,尚且如此,民企比亞迪能否戰勝國企,更快地發展出受市場歡迎的電動車,仍具疑問。

當然,在國策推動下,電動車的中長期發展前景仍值得看好。根據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早前出台的新能源汽車規劃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佔全部汽車的一半。

再多等5年

不過,業內認為,未來5年仍屬於電動車的研發投資期,至少要到在「十三五」期間,即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才會逐步走向正軌,經濟效益顯現。雖然投資看的是前景,但5年又5年,實在有點兒太遙遠。

目前比亞迪增長前景未見突破,約20億的市盈率似乎仍不算吸引。縱使股神對比亞迪不離不棄,深信王傳福將會成為另一個Bill Gate。只不過,大家要留意的是,股神入股時的價格只是8元,就算未來公司業績持續倒退,股價由目前的28.2元再跌一半,股神仍在賺錢。

所以,在電動車技術未見突破之前,行業仍處於潛伏期,除非閣下有足夠實力,堅持守個5年、10年,否則的話,實在不應在一個簡單的回歸A股消息刺激下,輕率地作出買入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