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面對勞工成本上漲和電荒,經營充滿挑戰。近一兩年,美國及歐洲市場的經濟雖有起色,但是需求亦相當飄忽,尤其以成衣業和玩具業更甚,令到相關企業的經營倍添壓力。
出口需求飄忽不定
黛麗斯(333)於最新一季經營概述指出,集團最大市場美國的需求並不穩定,去年的市道稍微回升,但現時表現卻似乎有所下滑。
女裝成衣出口大廠華鼎控股(3398)是業界的一流份子,以手工精緻及交貨快速見稱,但面對美國時好時壞的經濟,華鼎去年在接單方面亦感受到壓力。
從集團全年業績所見,為保訂單不減少,花上資源在營銷團隊,令到相關支出由1.76億元增至2.38億元,經營純利輕微倒退6%。
玩具業出口業在過去一年的經營亦陰晴不定,大型玩具製造商彩星玩具(869),美國玩具市場未恢復,令彩星收入大為減少,加上成本壓力,上一個業績期錄得虧損,可見經營艱難。
就算過往在出口方面成績彪炳的偉易達(303),近一兩年在爭取方面亦遇到困難。偉易達的產品包括兒童電子學習產品和室內無線電話,向來以出口到美國市場為主,惟在市場需求飄忽之下,上半年度北美洲業務錄得純利按年倒退了11%,盈利只是原地踏步。
一名區內基金公司高層告訴辛思維,2000年以前,中國企業純粹替外國品牌做代工,選股時只要選市盈率低,盈利有雙位數字增長的,投資多有不俗的回報。
十年過去,中國的內銷市場催生了自家品牌,該經理指出選股時亦會注重公司能否建立起有價值品牌,以及具有增長前景的業務,可見現時區內投資經理的眼目,均是以內需股及品牌股為優先考慮。
代工升級有可為
不過,在此氛圍之下,高新技術的OEM企業仍有可為,好像生產影印機零件的億和精密(838),所生產的零件需求高度精密的技術,獲得佳能、Olympus、Fuji Xerox等多家日本公司採購。
由於影印機的結構複雜,日資品牌對於零件的大小、彎度、硬度及耐熱程度需要準確,億和藉着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甚或向上發展ODM(原設計生產)業務,近年在出口生意方面取得佳績。
另一個例子是從事汽車零件生產的敏實(425)。雖然汽車零件製造屬於勞工密集的行業,集團亦需面對勞工成本上漲的挑戰,不過由於集團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且訂單需求增加,故近三年除了營業額節節上升,也變成內地OEM業升級的楷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