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業抱怨道,人行是次改變存款準備金的計算公式,較加息更具「殺傷力」,他們表示寧願人行加息,也不願再在存款準備金方面收緊,皆因提高利率,企業尚可評估向銀行借錢划不划算,反而鼓勵高利潤的生意繼續發展;相反,收緊存款準備金則不論街上有多少潛在的優質投資,優良企業借錢的機會也減低了。
在近期企業的業績中,貨幣政策對於一些民企的生意策略已有影響。幼童用品商博士蛙(1698)昨天中午公布了中期業績,半年純利僅增長12%,令市場失望,股價於業績後大跌17%。
幼童用品零售行業,過去數年均有快速的增長,2008及2009年的增長分別達到24%及20%,而博士蛙的產品質素及營銷模式俱佳,錄得遜於預期的增長,不似是公司本身出現問題。筆者試圖從業績公告中找答案,發現集團的長和短期銀行借貸出奇地低,集團的中期營業額達到8.7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整間公司卻沒有銀行借貸,正在冒起的公司經營得如此保守,難怪增長與市場預期大幅落差,究竟是這些民企借不到錢,還是不肯借來擴展。
人行不斷收緊銀根,不只令到博士蛙在融資上不敢進取,更大型的中國龍工(3339)亦大幅減低銀行借貸的金額,由截至去年12月底的14.7億元,大減至3.82億元。另一邊廂,藉着發行優先票據滿足融資需要;同時,龍工亦縮減了其提供的機構融資租賃規模,可以預見的是,不少企業欲以「低槓桿、低增長」的規模來經營她們的主業。
翻查人行年初以來的調控措施偏向上調存款準備金,鄰近的泰國上周加息0.25厘,自7月以來加了9次息;印度及印尼等經濟體亦積極加息,反觀中國年初至今僅提高了3次利率,調高存款準備金的次數共6次。
經濟環境不明,部分企業自然希望以較低槓桿經營。而前存款保證金高企,調節利率對把資金分配至優質項目有鼓勵作用,較再度調整準備金來得理想。人行在這種考慮下,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