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人行再出招 海外融資或受阻


雖然近期股市不斷受到歐美消息所左右,但對於本港上市的諸多中資股來說,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鬆與緊才是關鍵。

過去一段時間,面對收緊銀根,不少內地企業轉到香港借貸或發行人民幣債券,但對於海外熱錢流入的問題,人行仍十分關注,內地報道指出,近期人行已通知各銀行,除了實質貿易需要之外,暫停受理境內企業直接從境外銀行融資人民幣。人行此舉是否顯示銀根將進一步收緊?嚴重「缺水」的房地產等行業又能如何應對?

藉香港突破資金缺口

左右內地貨幣政策的始終要看通脹數據。內地下周二(9日)將公布7月份的CPI,預料成為銀根收緊與否的重要指標。目前,市場普遍預期,7月CPI將比6月高,但升幅將有所放緩;若通脹數據未見下降,相信銀根持續收緊的政策暫時仍不會改變,甚至不排除會有多一次加息的機會。

銀根的收緊對內房的影響始終最大,尤其是配合內地打擊樓價的政策,不但使內房企向銀行貸款成為難題,連市民買樓向銀行申請按揭亦不容易;所以,就算目前內地消費者對住房的需求仍十分巨大,多隻內房股上半年銷量報捷,合景泰富(1813)近日更發出盈喜,但「缺水」問題仍為內房的發展前景帶來隱憂。

過去一段時間,為了突破資金缺口,一眾內房企唯有轉至香港借貸或發行人民幣債券。恒大地產(3333)今年1月發行兩批合成人民幣債券募集資金,募集92.5億元人民幣;佳兆業(1638)3月宣布,發行20億元合成人民幣債券;越秀地產(123)6月的公告則指出,與一間銀行訂立最高10億元無抵押三年期貸款融資。

不過,內房企業到海外借貸,再讓資金回流到內地,正正與目前人行收緊銀根的政策對着幹;所以,《上海證券報》引述來自銀行業界的消息指出,7月中,人行貨幣政策二司便通知各銀行,即時暫停受理境內企業直接從境外融入人民幣的業務,貿易融資除外。

雖然目前大部分內房企在香港發行的均為合成人民幣債券,即以美元結算、並以美元資金回流內地,此舉或能避過人民幣回流需要經過審批的問題。但目前人行持續變緊政策,防範熱錢流入,內房股把海外籌得的資金,「變身回流」的舉措能否如以往般順暢,則仍存在一大疑問。

人民幣債成潮流

事實上,近期在內地融資困難下,到香港借貸及發債的企業已不再局限於內房企業。例如平安保險(2318)計劃發行15億元三年期人民幣離岸債券,收益率約2.25%;中鐵(390)5月底亦公布,擬發行最多100億元人民幣債券,期限最長15年;此外,東航(670)及銀泰(1833)亦在上月公布,要加入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行列。

在內地銀根收緊之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已成為一種潮流。今次人行阻擋人民幣回流的政策,到底只是針對政策重點打擊的內房企,還是一網打盡,仍不得而知,若果是採取「通殺」的手法,影響的層面之廣,不容小覷。

事實上,目前內地企業到香港融資,不論是以人民幣形式回流,還是以美元回流,大多需要經過外滙管理局批准。

所以,就算企業所發的債券以美元結算,在人行進一步收緊資金流入的政策下,相信將來要獲審批亦不容易。有內地傳媒引述人士指出,審批有時一拖可以達大半年,對急需用錢的企業十分不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