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美元危機 誰是Winner and Loser?


美國國債歷史性失去標普AAA評級,令市場再度擔心美元的購買力下滑,兌瑞士法郎滙價曾大幅抽升,逼得瑞士政府宣布必要時將瑞郎與歐羅掛鈎,兌美元單日滙價回吐5%。

在這場美元貶值的風風雨雨中,誰會是贏家和輸家?想當然的受惠者可能未必受惠,一些隱於市的公司或許更值得留意。

美元問題觸發金融市場波動,環球股市連跌兩周,估值之調整是否已反映美元風險?

各路人馬持不同意見。美國股神畢非德接受美國《財富》雜誌訪問時指出,在上周美股暴跌期間進行了一次沽債換股,加碼買進包括大西洋保險公司(Transatlantic)等股票,又以低利率賣出20億元巴郡的優先無擔保債券。

航空股受惠

本報首席顧問、人稱「曹Sir」的曹仁超則表示,當恒生指數跌至19000點時,已開始「抄底」買第一輪貨,日前受訪時表示股票佔整體持倉約15%,出擊目標集中於工業股。

市場資金亦開始博弈哪類股票受惠美元貶值,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內地航空股的上升。中國航空股近日可謂利好消息集於一身,溫州動車事故令投資者重新估計高鐵的需求(預期高鐵將大幅度取代內地航空的預期有所改變);紐約期油下滑至每桶85美元左右,亦令航油開支預期減低;加上,本身大額的美元借貸(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中國國航(753)估計有相當於60多億美元的借貸以美元為單位,人民幣兌美元每上升1%,國航產生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滙兌收益;南方航空(1055)的美元借貸比例更高,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2%,就為該內陸航空公司帶來近8億元人民幣的滙兌收益)。在三大利好因素下,成為投資者入市的理由。

其實,除了大借美元的中資航空公司外,一些收入在中國而借港元的企業,亦收到受惠美元貶值之效。例如理文造紙(2314)、合和公路(737)便屬此類。

筆者兩個月前與理文造紙高層見面,問及借貸情況,CFO陳繼良以肯定的語氣告訴筆者,在美元、港元及人民幣三種貨幣之中,肯定選擇港元作為借貸貨幣,皆因港元借貸息口較低,兌人民幣又有貶值的好處;至於選擇美元或港元,因兩者掛鈎,效果差不多。

近日收費公路公司的財政問題甚囂塵上,部分非上市的公路企業借貸情況受到關注。不過對於投資早已完成,收入沒有間斷的合和公路(737)來說,卻不在受影響之列。

出口股遭殃

合和公路興建廣深高速公路的時為1993年前後,預計收入雖為人民幣,但當時卻選擇了美元作為主要債務單位。今時今日仍保留相當部分收入以美元為單位,達到整體債務的34%,美元與人民幣的購買力此消彼長,對集團有潛在好處。

至於Loser,則無可避免要數一眾以內地為基地的出口股。其中,美國市場佔偉易達(303)收入逾半,以美元計價的貨品能否在美元貶值潮中加足價,值得仔細研究。

當然,還有一些過去做得很出色的成衣製造商亦備受挑戰。好像代工多個美國女裝名牌的華鼎控股(3398)及生產歐美品牌女性胸衣的黛麗斯(333)。一旦美元兌人民幣貶值速度過急,製造商與客戶的訂價超出預期,吃虧的往往是廠商。

市場對美元的信心相當受有沒有QE3的影響。其實,美元增加債務支付賬單的做法由來以久,以量化寬鬆形式推行的QE1,獲得市場正面反應,但再行QE就可謂「招式已老」,將令市場愈懷疑美國的償付能力。

辛思維相信,聯儲局在壓力下,不會以「QE3」的名目增加貨幣供應,不過,換湯不換藥的招數仍有可能拖展,當市場意識到再度「受騙」後,又會引發新一輪Winner & Loser的追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