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定向寬鬆落空 內銀股未知驚


歐美面臨衰退風險,中國經濟前景令人擔憂,早前市場預期內地將推行定向寬鬆貨幣政策,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等將暫時收兵。不過,內地銀行界近日證實,人行已下發通知,將擴大存款準備金繳存範圍,變相提高準備金額。

寬鬆期望落空,影響牽連甚廣,上海股市昨天下跌1.37%,幸好港股未有受到明顯影響,多隻內銀股仍有逾2%的升幅。難道大家仍沉醉在其亮麗的上半年業績中,忘記了下半年的風險?

自去年開始,內地多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銀根收緊引致中小企借貸困難,地方政府亦沒有足夠資金發展保障房等項目。社會對於放鬆銀根具有極大期望。所以《中國證券報》早前引述消息指出,下半年貨幣政策或採取定向寬鬆方式,即時受到各方的認同。

通脹未降溫

民意歸民意,人行貨幣政策還要由內地的經濟數據決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CPI同比上漲6.5%,創37個月新高。近期不少報道指出,多個城市豬肉價格反彈,CPI或再攀升,下半年控制通脹的壓力仍大。

通脹持續,人行不但沒有如傳聞中放鬆銀根,上周末內地銀行界的消息反指出,人行已下發通知,擬把商業銀行的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及銀行承兌滙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預計將凍結銀行資金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三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中小企融資更難

人行的行為與社會期望相悖,內地股市昨天反應頗大,上海及深圳股市分別下跌1.37%及1.69%;銀行股普遍下跌逾2%。不過,港股對這項變相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反應不大,除了大市上升近300點外。已公布半年業績的建行(939)、中行(3988)及工行(1398),更分別上升4.9%、2.6%及3.3%。只有兩間中小型銀行反應較大,民行(1988)及信行(998)分別下跌6%及2.7%。

內地對今次人行的行動反應如此大,主要是擔心銀行水緊問題持續,根本沒有能力照顧中小企,此前所說的定向寬鬆根本難以實行。尤其凍結保證金後,銀行開出承兌滙票的意願降低,或把成本轉移,增加中小企的負擔,企業融資難題將深化。所以除了影響銀行的借貸業務外,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影響更大。

不過,有部分評論則持相反意見,認為今次納入存款準備金的保證金並非所有種類,預計實際繳款數額應該少於8000億元;加上今年餘下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8000億元,以及外滙流入等因素,均有利緩減社會流動性偏緊的情況。昨天本港多隻內銀股不跌反升的表現,反映更多投資者似乎選擇相信影響不大這種說法。

值得留意的是,人行早前一再重申加強表外貸款控制,而今次把原本屬於M3貨幣供應量的部分亦納入監測範圍,顯示規管貸款行動正在升級。對於本已陷入資金饑渴的銀行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下半年能否持續上半年的亮麗業績,仍具疑問。

以目前的情況所見,通脹未降溫,銀根再收緊,大家要擔心的不只是內銀股,而是全國經濟進一步放緩。在歐美經濟難題未明朗化之際,中國再踩多一腳,經濟發展前景更令人擔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