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財經路向透視
從滙率戰到網絡商業間諜案,從吵得不可開交的國際會議到非洲資源的新一輪爭奪戰,可以看出「大國政治」已經捲土重來。
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實力的增長,正在改變各國外交和國防部門的工作重心,同時推動着金融市場的發展,重塑全球商業環境。
脆弱共識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月在日內瓦發表演講時,把當今新興國家崛起之勢比作十九世紀或二十世紀初期「大國誕生」的方式;大約百年前的那場國家競爭,最終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可能會發生混亂,但一旦出現混亂的局面,新秩序早晚就會出現。」基辛格表示,如今這批新興大國,尤其是中國,正讓國際關係和世界體系變得動盪起伏;他認為,各國領袖應協同努力,盡量避免這一過程「讓人類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
雖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似乎讓各國在經濟互相依存和共同監管等問題上形成了某種脆弱的共識,但這種共識已經基本宣告破裂。日前,IMF總裁施特勞斯卡恩痛陳全球合作的減弱趨勢,「合作勢頭沒有消失,但顯然正在弱化,這才是真正的威脅;任何人都要記住,對於全球的危機,不存在一種『國內』的解決方案」。
私人部門分析人士把這種變化描述得更加露骨。怡和保險顧問集團(Jardine Lloyd Thompson)信貸和政治風險部門負責人Elizabeth Stephens說:「僅僅一年前,他們都還以為各自相互需要;但現在是適者生存。」
有人說,這一幕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球金融體系愈來愈不平衡,新興國家貨幣升值壓力增大。
許多國家依賴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以促進就業,保證社會穩定,這必然會導致各國在滙率和獲取資源問題上出現衝突。大家都想壓低滙率,同時確保自己拿到便宜的燃料和糧食。
中國就處於這種緊張格局的中心,其中既有滙率的原因,也有其對資源需求巨大的原因,但問題並不局限於中國和美國形成的所謂「G2」格局。
另類武裝
有人發現,日本等亞洲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正在追隨中國和中東國家的腳步,爭奪非洲等地的糧食、礦產和能源資源。這種資源戰對二十一世界的影響,可能堪比常規戰爭對二十世紀的影響。
「我們只不過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武裝自己罷了。」Investec全球策略師Michael Power說:「我們沒必要把滙率戰搞得那麼駭人聽聞——但事實上確實存在某種衝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