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水泥重演家電、汽車盛況?

繼「家電下鄉」和「汽車下鄉」後,傳聞多時的「建材下鄉」終於露出眉目,內地選定山東及寧夏作為試點,主要推動水泥產品下鄉。市場憧憬建材能重演家電及汽車的成功,推動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刺激多隻水泥股造好。不過,以目前的試點規模所見,能否達到家電及汽車的效果,辛思維深表懷疑。

水泥股之中,山東最大水泥生產商山水水泥(691)表現最好,飆升14.57%,收報5.6元,逼近五十二周高位;龍頭股安徽海螺水泥(914)升7.8%,收報36.5元;西部水泥(2233)和亞洲水泥(743)都急升超過12%;華潤水泥(1313)和金隅(2009)也升超過7%。另外,建材股也獲追捧,中國建材(3323)和中材(1893)升破五十二周高位,分別升10%和8.6%。

內地六部委發出的通知指,首階段計劃主要推動農村房屋建設所需大量建材下鄉,會以推動水泥產品為主。瑞銀認為,鄉郊地區佔全國水泥需求三分之一,有關地區的房屋發展,可成為未來幾年水泥需求的新動力。先在山東和寧夏推出政策,料日後可逐步擴大至其他地區,而中國建材和山水水泥在試點的業務較多,瑞銀料是最受惠此次「建材下鄉」。

不過,今次的「下鄉」與之前兩次「下鄉」的性質不同,成效未必可作比較。首先,建屋開支比家電和汽車多,非一般農民所能付擔。要知道,買一件家電一萬幾千元(人民幣.下同),買一輛汽車數萬元,容易吸引收入不高的農民消費。但建屋需要動軏十多萬元,即使普通民房也要近十萬,縱使有資助,要大幅刺激需求仍有難度。

另外,政策的行政也是成功的關鍵。在「家電下鄉」初期,因申請補貼程序繁複,令不少農民放棄申請,影響實施成效。興建房屋涉及多種建材,雖然目前的資助只涉及水泥,但相信申領程序仍較繁複。

不過,「建材下鄉」有望解決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事實上,工信部多次批評水泥業產能過剩,而近年一直整頓行業。工信部最新的數據指出,預計「十一五」期間將淘汰三萬四千噸落後產能的水泥。「建材下鄉」或多或少會拉動水泥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