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百仕通:人民幣問題遭誇大

私募基金百仕通(Blackstone)主席史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認為,當前世界經濟被三大陰霾籠罩,分別是貨幣戰爭危機、金融改革的潛在破壞力,以及大眾對金融業的憎惡情緒。他呼籲各國監管機構盡快釐清金融改革的具體細則,以免金融機構自綁手腳,拖慢實體經濟的復蘇。

三大陰霾籠罩全球

史瓦茲曼昨晚到香港大學演講時指出,自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復蘇仍然緩慢,各國政府爭相在貨幣政策上做手腳,例如美國不斷印鈔,近期日本和巴西等亦有意調低幣值;再加上各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貨幣戰爭正一觸即發。

他認為,目前的人民幣問題實際上被誇大,儘管長遠而言升值有利於改善中國的經濟失衡,但對於全球經濟的幫助卻沒有人們所想像般大。他期望各國領袖在下個月的首爾G20峰會上好好談判,避免危機繼續惡化。

史瓦茲曼表示,海嘯後各國政府都積極推行金融改革,包括巴塞爾協議第三期,以及美國和歐盟的金改法案。但他指出,所有這些金改都已拖延得太久,而細則仍毫不明確,銀行和金融機構不清楚該預留多少資本,放貸時綁手綁腳,企業借不到錢去做新投資,損害職位創造及經濟復蘇。他呼籲監管機構盡快明確細則,而在金改的過程中,金融機構應該積極參與,不應被蒙在鼓裡。

負面情緒經濟隱憂

他說,公眾對於市場制度和金融業的負面情緒亦是經濟的隱憂之一。他認為,金融海嘯的成因是過度槓桿化,但在後海嘯時期,大家就趨向另一極端,對風險變得非常反感,缺乏冒險精神,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但他承認,目前電腦程式和高頻交易在股市中被過分使用,令大市脫離基本因素,是非常危險的一回事。

史瓦茲曼直言看好中國前景,百仕通在內地亦有大量投資,因此被問到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時,他都謹慎回應,例如自稱不熟悉「威權資本主義」(authoritarian capitalism),但就見識過它在應對金融海嘯時的威力,認為對某些國家而言是理想的制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