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內銀也有一個「十二五」

利息也加了,六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也上調了,房地產貸款也限制了,影響內銀股的消息先後出台,到底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今天開始就可以逐一揭盅。內銀股踏入第三季業績公布期,瑞信昨天發表的報告就看好行業,並予以「增持」評級。事實上,第三季內銀超額放貸,所以業績好絕對是預計之內。只不過,內銀第四季只剩下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餘額,所以就算第三季業績理想,也不要高興得太早。辛思維倒認為,要看內銀的中長期發展,還要參考一下,銀監會最近提出的內銀「十二五」發展要求。


人民銀行昨天公布的數據指,今年前三季,全國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6.3萬億元。中小企業貸款增速,比大型企業高。大、中、小型企業貸款額分別為13.15萬億元、9.86萬億元及7.12萬億元,增幅方面則為12.5%、15.7%及27.7%。而農業方面的貸款增長更為快速,頭三季農戶貸款2.6萬億元,同比增長29.8%。

不過,在中央調控房地產的政策下,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增速回落最為明顯。地產開發貸款新增1602億元,前三季雖然同比增長36%,但增幅比上年末低六十八點二個百分點。而個人購房貸款方面,增率亦比去年末低五點五個百分點。

第四季貸款額大減

雖然各行各業的貸款各有增減,但整體銀行業的貸款額則明顯超標。今年央行的新增貸款目標為7.5萬億元,並以「三、三、二、二」分配四季的貸款比例。但目前,前三季的貸款額已達到全年的84%,超過本來的預算。除非央行放寬全年貸款目標,否則的話,只剩下1.2萬億的貸款額,將為各銀行第四季的發展帶來限制。

上周二(19日)晚上,內地央行使出一招突如其來的加存貸利率二十五點子行動,粉碎了外界對中國可能實行不對稱加息的擔憂。不少分析認為,加息行動將提高內銀的存貸息差,對銀行有利。

事實上,加息雖然被視作打擊通賬的重要措施,只不過內地物價高升的情況似乎並未因此而消退,近日更有言論認為,10月的CPI可能比9月還要高。負利率情況沒有改變,不少人認為,中國的加息行動陸續有來,對賺取息差的內銀來說,其得益只會有增無減。

雖然連內地銀行界人士,也認為內地已進入加息周期,不過,官方卻不願承認。所以到底何是會有下一次的加息,沒有人能預測得到。但不論是否加息,銀行要賺到錢,首先還是要將錢借出去。而目前內地流動性依然嚴重過剩,炒作農產品推高通賬,所以第四季收緊信貸的情況必定會出現。若銀行的錢沒有被借出去,就算息差多高,其實也沒有用。

由今天開始,各內銀股將先後公布第三季業績,瑞信預期交通銀行(3328)、招商銀行(3968)及民生銀行(1988)的業績最理想,純利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2.6%、54.4%及43.3%。辛思維對於內銀第三季業績佳不存懷疑,只不過如此高速的增長能否維持到第四季卻令人有一點擔憂。

「十二五」拒絕依賴息差

對於主要靠賺取息差來維持業務的內銀來說,或許也是時候積極開拓其他收入來源。事實上,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上星期出席內地商業銀行行長聯席會議時,就特別提到,未來五年,商業銀行要進行多項改革,包括不能過度依賴貸款增長的發展模式,以及不能過度依賴存貸息差的盈利模式。王兆星的要求,某程度上也揭露出「十二五」期間,內銀的發展路向。

目前,內銀還有其他不少服務的發展,例如私人銀行等仍不太成熟,若能加速推動這些服務,可望改善過度依賴存貸息差的問題,為銀行提供額外的收入。所以未來,若內銀能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進行改革,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及國際化的利好因素,內銀股中長線仍不乏被看好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