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便宜莫貪 買內銀慎防壞賬

近期,不少股份的股價都被炒至高位後,人人都在找尋落後股,昨天就有大行發表報告指,內銀可追落後。但事實上,內銀雖便宜,但落後也有其原因,尤其近期內地加強打擊房地產,以及地方融資平台的問題貸款,都將成為推高內銀壞賬比率的重要因素。上周內地消息就指,目前查出的地方問題貸款金額達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惠譽認為,若這批貸款成為壞賬,內銀不良貸款率4-5%。所以,買內銀之前,不得不做好壞賬增及盈利降的心理準備。

對於內地地方借貸增加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其源頭是來自於中央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銀監會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餘額高達7.66萬億元。這些貸款之中,有多少會演變成為壞賬,一直受外界關注,亦成為內銀股未來發展的一個計時炸彈。

地方問題貸款2萬億

對於地方貸款問題,中央早前已下令要進行清查。至上星期,《中國證券報》就引述消息透露,全國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清查工作已基本結束。調查結果顯示,能夠依靠項目現金流償還本息的貸款,只佔24%;需要依靠第二還款源覆蓋本息的貸款,就達到50%;借款及擔保不合規,償還風險嚴重的情況,例如貸款被挪用等,就佔26%。當局發現,第三類有嚴重問題的貸款總數約為二萬多筆,涉及的金額達到2萬億元。

若消息屬實,高達26%的嚴重問題貸款,可以反映出,內地目前這些地方借貸市場,的確一片混亂。惠譽的分析認為,截至6月底,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約在1.3%的低水平,不過,若這2萬億元的問題貸款最終成為壞賬的話,內銀的不良貸款率將增加4-5%。事實上,中國私營領域的銀行信貸去年大幅增長32%,規模相當於 GDP 的148%,而所有發展中市場的中值只是41%,顯示內銀股的風險更高。

除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的風險,與內房相關的貸款風險其實也不可小覷。為配合中央打壓樓市的措施,早前,內地多家銀行就做了相關的壓力測試,而結果顯示,在房價下降30%、利率上升一百零八個基點前提下,樣本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將會上升二點二個百分點,稅前利潤下降20%,四十六家農村商業銀行將上升三點五個百分點、貸款損失率增加30%。

預防樓價下跌

雖然目前,房價未出現大跌,利率亦未上調,但近期,內地已經有十一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推出限購令,並繼續抑壓樓價上升,使稍為升溫的房地產交投量再次降下來。措施的後果,極可能會令部分利用貸款炒房的人士,難以售出單位,斷供的機會增加,難免會使銀行壞賬的風險提高。

央行的資料顯示,2009年全年,中國個人住房貸款新增將近1.4萬億元,相當於去年1.8萬億元全部新增個人消費貸款的75%。所以,一旦內房市場有任何風吹草動,尤其是進一步的加強調控措施,使內地樓價真正下跌,這批貨款將為內銀股帶來極大的潛在風險。

另一方面,為阻止內銀貸款增長過快,日前人民銀行亦發通知予建行(939)、工行(1398)、農行(1288)、中行(3988)、民行(1988)及招行(3968),將六行存款準備金率調升0.5%至17.5%,為期兩個月。有關行動雖然使央行加息的壓力得到緩解,但相關銀行不得不收緊信貸,盈利水平自然受壓。

一直以來,內銀的盈利水平都不俗,由年初至今,內銀盈利增長25%至35%。花旗亦預期內銀第三季盈利增長按年升約32%,而估值只有預測市盈率十倍。在目前不少股份已被大幅炒高的情況下,內銀的確屬於較為便宜的選擇。不過以上種種信貸方面的風險,同樣拖着內銀的後腳,投資者不得不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