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關係自由世界存亡 美國介入亞洲高危

一、

南中國海的情勢,頗令筆者擔憂;筆者不想扮演憂國憂民的角色,筆者心有所懼的是,該區一旦爆發戰事,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世界最高樓價的盛況(香港是聚財之地樓價租值才會這麼高)馬上變色。

大多數論者均認為攷慮政經利益,有關各國就領海主權的爭端,「點到即止」、「動口不動手」,即彼此為了向國人交代,俱大張旗鼓,或虛張聲勢,或不惜出動精銳之師,顯示實力、宣示主權,實際上大家都希望化干戈為共享問題海域的資源,當然,要達「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願景,尚待各方的協商;問題是樂於開誠布公與人為善坐下談判的意願並不強烈。

中國「一手和一手戰」的部署,若生宏效,足以令有關各方不得不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問題是Prepared for peace和Ready for war,可能被有關國家解讀為「沒有打勝仗的把握才爭取和平」!中國海軍加強在南海活動、「首次主動」派遣大型海事船進入敏感海域、舉行連串軍演以至新建航母試航日期可能提前等等,也許意在展現軍力雄厚,有「打必可勝」的本錢,但越南、菲律賓諸「小」,有老美撐腰(姑勿論早已投入美國懷抱的南韓、日本和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因有意疏遠美國未終任便被「逼宮」落台〕),竟有與中國對着幹的膽量;而經貿上與中國打成一片的台灣,雖非美國的「忠狗」(起碼是美國不會絕對放心,以其對馬英九若連任會否在政治上讓步以酬這三四年來大陸對台灣的經濟輸送〔經濟增長可觀為馬氏的政治籌碼〕,拿不定主意,若非如此,美國斷無不賣較新型戰機給台灣的理由),但南海一旦有事,台灣靠攏政治理念相近的美國,不會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是可以肯定的。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決策層恐怕不會俯順「現在是給南海劃定紅線的時候」並認為中國「要有敢於為捍衞原則同時與各國衝突的勇氣」的「民意」(見昨天本報十八版),這是《解放軍報》警告「激化矛盾只會把事情弄得愈糟」因此要致力尋求和平解決之道的原因。

二、

美國已把「重返亞洲」定為國策,二三周前《經濟學人》一篇特稿罕見地「打賭」五年後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必勝今日;西方論者大都認為,二千年入侵伊拉克以及翌年「九一一慘劇」後開闢阿富汗戰場,牽制美國的軍力,令她在亞洲事務處處被動,「不進則退」,加上○八年「金融海嘯」令美國經濟元氣大傷,還有日本經濟久沉不起,國力無復舊觀,歐盟則為了經貿,不敢全面追隨美國的中國政策。如此這般,配合軍力日盛,中國便有取代美國在亞洲地位的雄圖。中日釣魚台島之爭、北韓炮轟南韓延平島、中國制裁與越南及菲律賓合作開發其近海油藏的石油公司以至中國以強硬態度維護南海主權等,俱為美國及其亞洲盟友所不願見。美國國務卿及國防部長先後在國際場合表示不會放棄亞洲利益,顯示其亞洲政策將趨進取,這等於「美國集團」會盡一切努力遏制中國在區內的活動。昨天消息傳來,美日外長防長華盛頓會議達成兩國加強軍事合作、聯手牽制中國及不提美國駐軍定期撤離普天間基地的協議,同時對中國「造成地區緊張」及「中國正在製造磨擦」的看法有共識。美日對中國的「不懷好意」已不再掩掩藏藏而是公諸於世。美國明目張膽地介入亞洲事務,意味中國要為「南海劃定紅線」愈來愈困難。環顧這種惡劣的客觀環境,中國「一手和一手戰」的策略雖然正確,可是,萬一目前有一艘在有關海域巡弋的艦艇—不管屬於哪一國—突然「爆炸沉沒」,事件將如何善了?筆者沒有答案,只知道局勢會極緊張和危險,周邊地區包括香港都無法不受衝擊!

美國對亞洲興趣復熾,除了要保持航道暢通及各區內盟國的民主體制不致在中國龐大的陰影下蛻變,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五月十五日《大西洋月刊》發表該刊特約撰述高德寶(J. Goldberg)訪問國務卿克林頓夫人的特稿,其「採訪外記」指自從艾未未事件之後,奧巴馬政府對中國政府完全失望,克林頓夫人公開質疑「一黨專政能維持多久」,她還表示中國阻止歷史前進(指「茉莉花革命」後中國加強政治箝制的力度)將「徒勞無功」(a fool's errand),她堅信高壓專制政府必敗的看法,令高德寶想起列根在冷戰時期的豪語:「我們必勝他們必敗!」事實上,一黨專政若成為另一種成功政經發展模式,意味民主多元政制有被取代的一日,作為自由世界的守護者,仍擁有軍事絕對優勢的美國怎會坐視不理。這種政治氣氛瀰漫白宮和國會山莊,是美國對中國突趨強硬的底因。

三、

中國的近鄰對中國的和平崛起,何以怕得要死,紛紛與「江湖老大」美國結盟或不惜羅掘殆盡一擲億金擴軍黷武,這樣做當然與向國人表示當局決心「保衞國門外島嶼」有關;但中國對這些國家一再伸出友誼之手,並藉促進雙邊貿易令她們受惠,她們仍提高警惕,很大程度是中國政治決策及國防政策高度不透明令人身處「暗中」因而不得不提高防範有以致之。

中國的不少內政外交政策,經過數十年的落實,好處已全部體現,壞處則開始顯露。以中國叫得最響乍聽亦大有道理的「只做生意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過去的確大受對手國的歡迎;可是,這種只圖牟取經濟利益對不合理現象置若罔聞的做法,其惡果已漸漸浮現。中國引進數以千計的內地勞工在緬北克欽邦(Kachin)興建大型水力發電站(世界第六大,將於二○一九年完成;電力悉數輸往中國),便引起土著的反感以至反抗。一句話,如此大工程,不僅令萬千土著喪失家園,且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令河水截流,淘金者無金可淘,而有關收益為與中國「合作」的緬甸軍政府囊括,土著不滿,是理所當然的。這便是「不干預內政」的消極效果。在政策層面中國若不能與「普世價值」合軌,到處受歡迎的光輝日子恐怕快成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