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北美「股壇長毛」發功 內地民企「爆煲」成風

‧炒股就像看籃球比賽,除了基本面誰可看高一線,也要看臨場發揮;同樣道理,投資股票時基本因素及技術因素也缺一不可。戴約克及黃玲在20 頁「財金教室」從上述兩方面評估大快活(052)的短炒價值。

‧一個普通人活到七十歲,扣除「亂打亂撞」的日子,剩下的光陰不多,如何「善用萬多天」?錢志健在27 頁介紹兩位在金融市場有過風光日子的過來人,如何歸於平淡卻活得更踏實精采。

‧因為「大得不容倒閉」的想法,各國政府傾盡財力拯救罪有應得的大銀行。然而,從來沒有證據證明有銀行重要得非救不可,雷曼倒閉的不可收拾局面也不能視為反證。28 頁「THE LEX COLUMN」刺破too big to fail 的迷思。

6月5日,周日。眾所周知,香港「股壇長毛」David Webb以揭發本地上市公司「蠱惑賬」得享大名,粉絲不少,樹敵更多。

北美股壇亦有一位「長毛」,三十四歲,律師出身,姓【圖】,曾在上海執業,起初替外資在華併購投資穿針引線,惟也許耳濡目染多了,久而久之,對內地民企「另眼相看」,去年6月創辦網上研究公司Muddy Waters,轉而為對沖基金提供投資研究服務,專門針對「貨不對辦」的美加掛牌內地民企發出沽售建議,最新一家被「點中死穴」的是「對沖天王」John Paulson【圖】旗下基金持有逾一成四股權而成單一大股東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多倫多證交所代號TRE,在本港上市公司綠森集團〔094〕持股63.6%;綠森上周五申請停牌獲准)。

Muddy Waters開業不足一年,創辦人不過三十出頭,卻一而再令過去數年通過借殼形式在美加上市的內地民企「雞毛鴨血」,醜態百出,Carson Block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這個「黃毛小子」來勢洶洶,從二事上可見一斑:①美國金融周刊《巴隆氏》不久前替Block做了一個專訪,一唱一和,力「插」美加上市內地小型股(《巴隆氏》2010年8月30日發表〈當心這種中國出口〉〔Beware this Chinese Export〕一文,其質疑內地民企的立場,早已彰彰明甚);②有「第一中國淡友」之稱的美國著名投資者Jim Chanos,最近大吐苦水,慨嘆北美上市企業名稱中只要有China或Sino任何一字,大大話話十家有九家股價給「質」至體無完膚,沽得落手者已少之又少。

對沖天王慘遭滑鐵盧

嘉漢林業成為Muddy Waters最新「踩場」對象,股價狂瀉,周日有紙出的香港報章,多有篇幅不小的報道,原因相信有三:①嘉漢林業持有本港上市綠森集團控制性股權,後者在長假期前主動申請停牌,原因雖未見申述,惟嘉漢與綠森關係密切,投資者有某種聯想,事屬正常;②John Paulson透過旗下基金持有嘉漢14.13%股權,據說在該股上周四、五一連兩天暴瀉中大幅減持,損失達3.17億加元,若把Paulson持有數值不菲的嘉漢債券計算在內,損失必然不止此數;③嘉漢董事會成員名單上不乏港人熟悉的名字,包括前和黃(013)董事總經理、現任嘉能可(805)主席馬世民(Simon Murray),而據綠森集團刊發的停牌通告,馬世民在綠森亦擔任非執行董事一職。

對沖天王老貓燒鬚,加上香港上市公司和本地名利場中無人不識的人物捲入紛爭,嘉漢林業本身雖不在香港上市,惟事態發展深受持份者、非持份者以至監管機構高度關注,理所當然。

Muddy Waters的報告引發嘉漢股價洗倉式下跌(從上周三收市價18.21加元,瀉至上周五收市5.23加元,兩日跌幅超過七成),公司在6月4日周六發表聲明回應,既就嘉漢嚴重誇大在雲南臨滄市森林資產的指控作出強烈反駁,同時反客為主連消帶打,以Muddy Waters在報告中自承建立了嘉漢空倉,力陳發表報告者別有用心,作出不盡不實斷章取義的「分析」,目的是興風作浪,為其創辦人及客戶牟取暴利。嘉漢還強調,為證報告對公司的指控子虛烏有,集團已責成一個獨立委員會展開調查,結果一出,便能還嘉漢一個清白。

設獨立委員會跟進

對外行人來說,Muddy Waters與嘉漢各執一詞,「真相」不易辨明。然而,老畢周末刊了該份長達三十九頁的報告,發現一個既「有趣」又重要,惟嘉漢在聲明中並未作出正面回應之處,不妨在此一提。

Muddy Waters對嘉漢最嚴厲的指控,除了集團在雲南臨滄市的森林投資,只及公司聲稱的十分之一,以價值計,誇大之數達9億美元,還有公司採用的「人工中介人」(Artificial Intermediary,簡稱AI)商業模式:AI聲稱購入木材,將之製成木屑後再售給客戶;嘉漢似乎有意利用這種迂迴曲折的手法,製造會計假象,在既未拿出任何資本亦未轉移任何實質貨物的情況下,誇大資產規模和銷售業績。

為令這些交易成為會計上的「事實」,嘉漢承擔所有與木材相關的風險和責任,有效時間由原材料運到AI的設施開始,直至加工成木屑為止,AI違約引起的任何損失則屬例外。集團在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中指明,除了上述有效時間,AI承擔木材的所有風險及責任──由購入木材至售予客戶為止。為了使讀報告者易於明白,Muddy Waters以一幅製作精美的配圖,針對上述「似是而非」的交易詳作解構【圖】。

作為門外漢,老畢對Muddy Waters報告中的細節重點,理解未必完全正確,加上當事人已表明,將組成獨立委員會徹查事件據理力爭,誰對誰錯,此刻不宜妄下判斷。然而,從投資者的立場出發,老畢認為有一點值得討論:在投資世界,名氣不宜輕信。John Paulson在此役中慘遭滑鐵盧,令投資者看到,即使星級基金經理,在「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上也可能處處漏眼,「醒目錢」(smart money)亦難保不會聰明一世蠢鈍一時;投資者在買入任何股票前,不自己做足功課只懂「追星」,蒙受損失咎由自取,責不在人。值得一提的是,被行內機構StarMine評為今年加拿大最佳選股人之一的Raymond James林業股分析員Daryl Swetlishoff,在嘉漢股價狂瀉一天前(上周三),以價值被低估、勢必受惠於亞洲木材需求和定價能力為理據,發出「強烈買入」(Strong Buy)嘉漢的投資建議。跟此君入貨,慘矣!

看淡中國亦成泡沫

然而,投資者亦應看到,Muddy Waters專找海外上市內地民企麻煩,曲線沽空中國,迄今大有所成。在內地決策當局竭盡全力防止「中國泡沫」之際,Carson Block、Jim Chanos等淡友於美加發難,掀起一股逢中必沽且看似必賺的熱潮;在整個北美洲,「中國泡沫」(China Bubble)已迅速被「看淡中國泡沫」(Anti-China Bubble)取而代之。一些財政健全、業務基礎良好的海外上市民企,價值正在逐步顯現!


放大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