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非德愛股比亞迪(1211)近期股價低迷,疲弱的銷情固然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利淡因素是比亞迪的電池技術被同業趕上,各大廠之間的電動車製造,變成一場跟時間賽跑的遊戲。
兩會圓滿謝幕後,新能源汽車新一個「十年計劃」在市場廣為流傳,綜合內地傳媒報道及大行理解,電動車政策包括以下數個方面:一、政策包括中央政府提供補貼;二、調低購買新能源汽車買家之稅項;三、對於電動車生產商,把銷售增值稅率由17%調低至13%;四、對於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融資採取較寬鬆的態度。
不過,行業龍頭比亞迪股價,自3月份隨大市調整了17%,沒有受到市場好消息的提振。此前,政府亦提供一系列推動電動車的措施,包括批准100部電能出租車在深圳嘗試行駛,以及對比亞迪部分研發項目作出補貼。但這些利好消息並沒有刺激到比亞迪的銷量,4月份總汽車銷售4.01萬輛,基本上與3月份持平,按年則跌11%。
銷量不濟是股價疲弱的一個因素,外資品牌的競爭更叫市場對比亞迪增添不明朗因素。比亞迪早前之所以在新能源產業的競賽上領先,皆因在生產鎳電池上掌握到先進技術,所使用電池可在短時間內充電,儲滿電後可行走較長距離。以e6車款為例,基本充電時間為1.5小時,充滿電後可走250公里。
比亞迪電動車由可二次充電的鋰電池所驅動,今次中央欲取締鉛酸電池生產商,集團並不受影響。不過,由於各大車廠近兩年加快研發電池,技術已不為比亞迪所獨有,好像豐田汽車副社長內山田竹志在一公開場合表示,準備大量生產外插式充電的混能車Prius(普銳斯),表示停頓了一年半的銷售計劃已重新啟動;另一大廠本田的純電動車計劃也準備就緒,對於電池技術似乎已了然於胸。
除了推出稅務優惠和補貼外,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亦繫於政府如何協助興建充電設備。業內人士指出,截至去年底為止,在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之一的深圳,現時設有的充電站不足10個,電動車要找地方充電仍不方便,似乎還未能應付大量電動車使用的需求。
比亞迪的股價由「天庭」回到「凡間」,估值回歸到十來倍的預測市盈率,面對強手急起直追,且看比亞迪有沒有能耐作出突破,創造另一個銷售高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