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水資源珍貴 慳水變潮流


內地一些學者警告,華北地區人口多但水資源缺乏,未來將有機會發生缺水問題。北京市水務局統計,每年的需水量達到37.9億立方米,水庫的儲水未能滿足全市的需求。為填補缺口,近年首都大多使用地下水,但水位已較五年前有所下降,引起各界關注。農業界為應付乾旱氣候,對節水系統的需求有所增加。

對於保障華北的水資源,中央尤為關注,為此,政府已開始限制在主要河道附近開設污染量大的工廠。另外,中央亦從保護樹林方面着手,為華北地區構建生態屏障。黑龍江省是北方樹林的集中地,這片林資源對於保障北京免受乾旱有一定作用。

早前國務院常務會議便通過了《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目標是到2020年,把全國林地保有量增加至3.12億公頃,佔國土面積32.5%以上;森林保有量則要達到2.23億公頃,目標覆蓋率達到23%以上。由此可見,中央為求確保水資源,對增加林地十分重視。

今年政府公布的「一號文件」中,便將水利列作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政府於「十二.五」規劃中,點出多項建設水利的措施,包括加強疏通河道、建設水壩、挖井等。根據相關的補助措施,農業灌溉機械得到政府的專項補貼。

正因為水資源珍貴,所以從事節水工程的企業亦受到關注,天業節水(840)便是這方面的專家。天業節水與新疆建設兵團有淵源,集團長期在新疆營運,而新疆屬於極端乾旱氣候地區,在這種耕種困難的環境下,天業發展出一套慳水農業灌溉系統。

集團使用滴灌的方法進行灌溉,較一般灌溉的方法省水,在新疆地區經過長期操作證明,對促進乾旱地區的農業發展有幫助,相信在華北地區有發展空間。

雖然內地政策銀行的放貸仍然偏緊,惟在農民融資興建灌溉設備一環則獲得特別處理。截至2010年底,農業銀行(1288)於水利管理業貸款餘額約為99.4億元人民幣。「十二.五」期間,將續為水利項目提供貸款。

此外,城市供水系統的處理亦是關乎民生的一大議題。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城市的水管過於殘舊,漏水的損失已超過整體流量的三成,一些地方政府已着手把老舊的水管換掉,減輕食水流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