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加強對各種稀有礦產的保護,繼去年開始受到關注的稀土之後,近日有消息指出,國家能源局亦正就保護焦煤等稀缺煤種制訂管理辦法。看到稀土受到「保護」後,即升價十倍,不禁令人憧憬,焦煤是否也能複製稀土的道路。
焦煤在燃燒時,釋出的熱度較動力煤高,故價值亦較高。中國的動力煤供應尚算豐富,但焦煤等稀有煤種卻相對缺乏。資料顯示,內地於2008年共消耗了5.29億噸焦煤,55%用在煉鋼,內地的開採遠少於消耗,令焦煤的供需存在缺口。中國焦煤的消耗量增長快於探明蘊藏量的增長,根據Wood McKenzie資料,2009年中國的焦煤淨進口量達到2910萬噸。
在焦煤的自給自足方面,中國面對相當大的難題,皆因山西和內蒙古等煤炭資源豐富省份的焦煤開採日漸減少,令中國不得不依賴澳洲或蒙古進口。鄰國蒙古近年政局穩定,一改過往嚴限出口的政策,蒙古焦煤(975)和南戈壁(1878)等更乘勢登陸香港股市,作為向全球集資的平台。近年蒙古焦煤的出口量不斷提升,根據蒙古焦煤資料,蒙古於2010年出口中國的焦煤量達1600萬噸。
供應雖然暢順,但保護焦煤資產仍有戰略意義,這是由於無論是中澳貿易,還是中蒙貿易,皆存在變數。中蒙邊境有時會出現極端氣候,阻延了蒙古運往中國的焦煤供應。而且澳洲和蒙古兩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或會改變,若該國限制煤炭出口,或向焦煤出口提高稅率,皆影響輸往中國市場的數量。在這一個環節上,國家能源局表示關注,《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指出,國家能源局就焦煤等稀缺煤種的保護性開發,正制訂管理辦法。
數年前,國土資源部委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為稀缺煤種和特殊煤種開發管理辦法進行研究。另外,國土資源部已有4年不受理煤礦探礦權的申請,為新的管理辦法出台鋪路。業界人士認為,中央將針對稀缺煤種的回採率,保護珍貴資源,市場預期,新管理辦法將規定,到2010年全國煤礦平均回採率要達到整體50%。
說到底,內地的焦煤資源稀缺,開採過後需時補充,實在有需要制訂政策,管理這些珍貴資源。投資者若要從煤炭板塊尋找機會,必須考慮內地可能推出的管理措施;更要注意的是,不同於稀土擁有供應上的優勢,中國在焦煤供應頗為被動,宜留意外圍供應對產品價格的影響,方作出投資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