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地方債火燒眼眉 官員救急靠賣地

內地地方政府到底借了多少債?有沒有能力償還?如何還?連串問題一直受到外界關注。國家審計署近日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有四成需要在2011及2012年之內償還。

地方政府的還款能力再惹來疑慮,外界預期,為了應付即將到期的債務,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加推土地以增加收入,這對樓市前景到底是喜還是悲?

去年6月,國家審計署曾公布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債務達到2.79萬億元。事隔一年,審計署將調查範圍進一步擴大,發現截至2010年底,地方債務已升至10.7萬億元,其中,政府有償還責任的就有6.7萬億元;另外,負有擔保責任的就有2.3萬億元。數字差距如此大,不禁令人懷疑全國真正的地方債務規模,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多。

雖然真正的數字沒有人說得清,但縱使以目前官方公布的10.7萬億元計算,對比起去年中國GDP總量39.8萬億元,地方債務已達到GDP的26.8%,尤其在個別較落後的地區,更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根本沒有能力還錢。

借新債還舊債

調查報告指出,由於償債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借新債還舊債。截至去年底,有22個市級政府及20個縣級政府借新還舊的比率超過20%;另外,有4個市級政府及23個縣級政府的逾期債務率超過10%。

地方政府借了這麼多,到底用在什麼地方?審計署調查顯示,當中有36.7%用於市政建設,排第二位的是交通運輸,佔24.9%。此兩項投資都是一些回本期極長,甚至沒有回報的項目,所以單靠這些項目本身,根本不足以還清貸款。

項目回報差,還債的希望就只能寄託到利潤豐厚的賣地收入身上。審計署指出,截至去年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6.7萬億元債務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還款的債務達到2.5萬億元,佔37.3%,共涉及12個省級政府、307個市級政府及1131個縣級政府。

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今年內要償還的比例就達到27.84%,即相當於約1.87萬億元。根據國土部資料顯示,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為2.7萬億元,若扣除各種徵地、補償、稅費等支出,預計政府收益約佔40%,即約1萬億元,與今年的還款需求,還有一段頗大的距離。

事實上,內地去年實際土地出讓面積已達到42.8萬公頃,比2009年增加105%。雖然,在樓市調控政策下,財政部已將今年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入的預期下調至1.9萬億元,但在財政壓力下,預計地方政府未必願意減少土地出讓面積。

地方債撐起樓價

政府推出更多土地,供應增加或令地價受到壓抑,樓價亦將隨之下降。只是,若土地價格下降,豈不是令政府的收入也減少?所以,調控樓價與地方債務之間,目前已形成一個頗為矛盾的關係,難怪中央持續打壓樓市,但各地樓價依然「企硬」,背後與地方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關係。

根據今年初內地搜房網公布的「2010全國房企土地儲備排行榜」顯示,在眾多內房股中,恒大(3333)成為全國最大地主,儲地面積達到9600萬平方米,排第二及第三名的則是綠地及碧桂園(2007),分別為4692萬平方米及4630萬平方米。

各地政府為了支付債務增加推出土地,雖然有助各內房股吸納更多土儲,但在目前銀根緊絀的情況下,恐怕發展商投地能力及意欲不會太高。地方政府如何與發展商達成交易,透過土地交換將債務轉移,避免債務「爆煲」,令自己烏紗不保,將是一個頗為有趣的議題。後續故事發展,辛思維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