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戰場轉移 不向衣履開刀


二十年多年前,每當美國及歐洲對華工業製品實施懲罰措施時,港資廠商一臉愁容,要想辦法應付。時移勢易,礙於中國製造對歐洲品牌的利害關係,近年歐盟已鮮有對中國衣履採取行動,在選擇角力對象時,考慮的因素已有變。

在八十年代,香港廠商最為頭痛的,是歐美對紡織品實施配額、關稅等措施,打擊製衣商。香港的紡織商,曾經在歐美貿易保護重重措施的夾縫下,表現出靈活一面。

一些廠商把生產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工序在內地完成,在香港只作縫標籤及包裝的工序,便可界定為「香港製造」而避過高關稅,另一些廠家則把生產線移到菲律賓、孟加拉及泰國等配額較多的國家,以便安排靈活生產。當然,昔日在這些機制之下,亦有一些聰明的廠商,靠炒配額而富起來。

踏入2000年,歐美偶然也有對中國製品進行調查,好像在2005年時,歐盟貿易專員便與當時的商貿部長薄熙來會面,商討中國亞麻紗和T恤等紡織品進口額急升而單價下降的問題。同年,西班牙製鞋工人因不滿中國廉價鞋的競爭,向歐盟反映意見,要求中國自律控制輸歐皮鞋數量,歐盟甚至向其中一種鞋類展開調查,雙方的貿易關係一度緊張起來。

時移勢易,東亞市場愈加重要,歐洲的衣履品牌商都希望生產基地靠近東亞地區,在中國採購往往最合乎經濟效益,對中國的廉價出產,反對聲音因此大為減弱。好像Prada(1913)的招股文件便指出,2011年亞太區市場(除日本外)之收入達到6.46億歐羅,佔整體比重32%。更重要的是,亞太區市場亦是這個名牌王國銷售額增長最快之地,2011年度較2010年度的增長率將達51%。

如裕元(551)、九興(1836)及申洲(2313)等,近年的生產規模不斷提升,雖然不致於壟斷供應,但議價能力已提升。在這個形勢下,歐盟諸國也不敢貿然在衣履方面打出「貿易牌」,避免打擊本土品牌商的競爭力。

是次歐美對於鋼管生產商的貿易限制,主要是由於購買這類鋼管的公司數目較少,向這些產品開刀的阻力也將較少,石油設備中的抽油泵及探鑽機也有同樣性質,是歐美可能對中國掀貿易戰的新項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