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賣場成敗 供應鏈成關鍵


自90年代中期,家樂福及沃爾瑪先後進入內地市場,及後此類大賣場的經營模式便不斷複製。大賣場在內地受到歡迎,與商品價錢較便宜、款式選擇多有關。只不過時至今日,此類大賣場到處可見,競爭激烈,企業要提高盈利,不能增加商品售價,惟有從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入手。

賣場背後的供應鏈發展,正成為企業的成敗關鍵。

過去十多年來,家樂福等外資企業成功引入了西方的一套零售管理模式,透過統一大量採購降低成本,令消費者買到便宜貨,亦提升了企業利潤。只不過,近年來,此類賣場的人力及其他經營成本上漲,為了保持盈利,惟有向上游供應商入手,雙方關係惡化,產生家樂福與康師傅(322)及中糧集團的糾紛事件。

家樂福硬繃繃的處事方式,更被指將供應商當做敵人,令着重關係發展的中國供應商傾向與本地賣場合作。曾經是內地超市一哥的家樂福,目前在內地大賣場的市佔率只有8.1%,排行第四位,反而高鑫(6808)旗下的「大潤發」及「歐尚」已佔市場第一位,華創(291)亦在市場排行第三位。

中資大賣場的崛起,與經營者的管理思維有着密切關係。以聯華(980)為例,就提出要與供應商及消費者等做到共贏,所以要提升盈利,與其向供應商收取高額入場費,倒不如改善公司的配送系統,在上海、浙江等地建立多個物流中心,以降低運送成本。

物美(1025)方面,為了取得最便宜的來貨,更跳過中間批發商,直接向菜農買菜,建立快捷便宜的蔬果供應鏈。

對手紛紛提升供應鏈水平,高鑫亦不敢怠慢,目前「大潤發」在華東及華北均設有配送中心,但「歐尚」的配送中心則仍未完善。今次集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設立新的配送中心及升級現有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雖然已成為各大賣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實在降低成本之餘,更重要的還是要增加銷售,提升收入。高鑫去年同店銷售增長達到11.4%,比物美、聯華及華創旗下超市的5%至8%為高,前景令人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