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重振出口航運 不只看歐債


成本上漲及銀根緊拙等問題所引發的中小企倒閉潮,均不利中國的出口業。4月至6月,中國出口總額連續3個月出現增速回落,令航運業首當其衝。東方海外(316)近日公布的次季業績,總收入只是微升1.4%。近日,歐洲債務問題漸趨明朗化,能否為積弱的航運股帶來提振,還要視乎內地政策的配合。

中小企經營狀況到底有多困難,不妨參考一組數據,國家外滙管理局浙江嘉興市中心支局,近期一個調查值得參考。當局分析全市40家樣本監測企業的數據發現,上半年企業銷售收入雖然同比增長14%,但利潤卻下降17%。

資金周轉不靈、成本增加及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滙兌損失等,的確令本來已處於微利的中小型出口企業進一步受累。部分企業甚至做得多虧得多,接單的意願自然減低。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亦顯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內地出口仍保持增長,但最近3個月增長速度卻逐月下降。除了2月份受農曆新年因素影響外,1月及3月份,出口額按年增長均超過35%,但4月開始,增幅開始下降,到6月份,出口增長率就只剩下17.9%【表】。

反映到航運股身上,東方海外近日公布,今年第二季總貨運量按年增6.5%,收入更只是輕微增長1.4%,其中太平洋航線的貨運量下跌3.6%,整體運載率按年跌8.3%,而每個標準箱的平均收入按年跌4.8%。

事實上,東方海外今年首季收入按年增17.2%。公司管理層曾向傳媒分析指,首季航運市場表現較弱,第二季現復蘇迹象,第三季將進入高峰期。不過以上半年的數據所見,復蘇似乎仍未見,惟有寄望第三季。

除了國內因素的困擾,近期歐美經濟未明朗,亦是困擾中國出口及航運業的重要因素。歐盟昨天通過再次對希臘進行撥款,消除外界對歐債陷入危機的憂慮。外界普遍預期,消息對出口及航運業有利。

只不過,海外訂單雖然有望增加,但成本上升及資金緊拙等問題一日未解決,仍難以提升企業接單意願。所以,若不稍為放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出口業重振之路,仍有隱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