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水中撈月 蒙古概念好看不好吃


蒙古,是一個經常在歷史書出現的國家,但親身踏足過這片土地,或對其政治及經濟有充份了解的投資者相信並不多。不過近年,香港上市的蒙古資源概念股不斷增加,更經常成為炒作對象。只可惜一切仍然只流於炒作,相關股份的業績普遍令人失望。2007年已涉足蒙古礦業的蒙古能源(276),近年持續虧損,上周更因為勘探專營權可能被撤銷的消息,令股價兩日內大瀉兩成。到底是公司出現問題,還是蒙古國政策混亂,確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雖然歷史上,蒙古帝國曾因為成吉思汗而稱霸於歐亞大陸,不過,近代發展卻未如理想。2003年該國的人均GDP只有442美元,同期中國的人均GDP為1090美元。經濟落後令蒙古國高度依賴國際援助及借貸,2004年該股外債佔GDP比率高達74.6%。

礦產助國家致富

及至近年,蒙古發現該國蘊藏的豐富礦產資源,原來可以成為巨大財富後,就開始踏上了開礦之路。礦物的出口量由2005年的4.54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09年的12.44億美元。礦產資源賺錢令該國人均GDP增加至2009年的1537美元,外債佔GDP比率亦降至37.1%。

既然開礦是一個最佳的生財之道,蒙古政府自然樂於推動。除了蒙古企業之外,外資仍紛紛涉足其中。再加上港交所(388)近期不斷吸引海外礦企來港上市,一時間蒙古資源成為香港股市其中一個熱炒的概念。

說到蒙古概念,當然要看一看蒙古能源,該公司2007年變身成為煤礦股後,除了得到新世界發展(017)主席鄭裕彤的支持,更一度入選MSCI香港指數成分股。公司股價亦由2007年初的不足0.2元,大漲至2008年中的17.7元。

只不過,蒙古國始終仍然是一個新興國家,在法制等各方面仍有不健全之處。所以本港上市的蒙古概念股中,業績差異頗大。由蒙古人控制的蒙焦煤企(975)業績表現較佳,去年純利增長487%。只不過,來自加拿大煤礦商南戈壁(1878),過去5年來仍持續虧損。

無獨有偶,由本港資本進入蒙古投資的蒙古能源,過去3年來,公司盈利同樣為負數。上星期公布的去年全年業績中,來自煤炭開採收入仍然為零。鄭裕彤等多年來持續泵水,今年5月集團才向鄭裕彤私人持有的周大福企業,發行20億元3厘票息可換股票據,不過,何時才能看到投資回報,仍然是個迷。

虧損的其中一個原因,除了因為煤礦還未成功開發之外,公司在開礦之餘,還要在當地做好修橋開路等工作,亦是一筆巨額支出。花錢事少,只要有回報的一天,倒也無所謂,怕只怕當地政策隨時變,令企業的投入化為烏有。

政策出現變數

上星期,蒙古能源公布的業績報告中,核數師就提出,2009年7月16日,蒙古國會頒布《禁止採礦法》,禁止在河流及湖泊上游、森林地區及鄰近河流及湖泊等地區進行礦物勘探及開採。而蒙古能源所擁有之四項採礦專營權,屬於被禁止進行採礦的範圍內,有關採礦權可能會被撤銷。

一旦收回專營權,雖然集團可能會得到政府支付的賠償,不過要收回過往的投入成本相信機會不大,而巨額回報的憧憬更將成為泡影,所以上周四及周五,公司股價連續兩日均出現10%的跌幅,累計下跌近兩成。

蒙古政府收回專營權與否將成為該股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雖然目前沒有人說得準,不過既然公司過去數年來已投入巨額資金在此項目之中,又豈能輕易該所有投入化為烏有。蒙古國《禁止採礦法》早於2009年頒布,卻遲遲未收回該公司的專營權,反倒令人懷疑當中是否仍存在一些談判與交易未完成。

只要公司願意付出,相信要達成協議並非一件難事。只不過,額外支出會否令公司的投資得不償失,而問題還要拖到何時才能解決等等,都令蒙古能源的前景顯得不明朗。

所以,辛思維還是認為,蒙古資源概念雖然十分吸引,但回報難有保障,政策風險亦太,就如水中撈月,隨時一場空。若要投資的話,恐怕只能選擇地頭蟲蒙焦煤企,至少比起其他外來企業少了一重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