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中歐貿易角力 鋼管冷煤機熱


《上海證券報》報道,歐盟打算指控中國無縫鋼管商進行反傾銷,並徵收48%至71.5%的懲罰性關稅,石油設備成為歐洲對中國出口業「開砲」的對象,前景並不明朗,反而受到需求帶動的煤機製造商,可看高一線。

無縫鋼管商被歐美指控為反傾銷企業,可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些鋼管商當然不是生產夜總會跳「鋼管舞」所用的鋼管,而是生產跨境運輸的石油管和天然氣管材,多接中石油集團及中海油集團的訂單,獲得國企的補貼,是很自然的事,但這卻被歐美指控為傾銷。

歐美掣肘多 防華企操控

另外,這是由於內地生產商近年技術進步神速,加上內地勞工成本低,漸有生產優勢,銷售額不斷擴大,加上中央於年前便提出了大型輸油管建設,包括由勝利油田輸往中原地區的油管,由哈薩克輸往北京及上海等地的天然氣管道,令到這批鋼管商多了很多訂單。中國企業的興起,卻叫歐美各國感到不安,皆因輸油管對歐美能源供應穩定有戰略作用,歐美各國不願見到石油設備供應操縱在中國企業之手。

故此,歐盟與美國均打出保護主義的旗號,美國早於2009年11月向中國企業徵收99%的懲罰性關稅,涉及32億美元產品。在2008年,山東墨龍(568)輸往美國的產品佔總營業額22.6%,涉及生意額5.7億元人民幣,是中國以外最大市場,及至2009年,山東墨龍輸往美國佔總生意額比率大幅降至11.6%,生意額減至2.4億元(人民幣.下同)。

部分中國廠商為求另覓蹊徑,進軍歐美市場。在美國提出保護條例後,安徽鋼管商安徽天大(839)去年9月便決定引入法國藍籌鋼管製造商Vallourec入股,佔總權益39%。市場人士估計,天大有意利用Vallourec的網絡,其至使用Vallourec的品牌,曲線進入美國。不過,這些中國製的產品能否繞過歐美的貿易壁壘,尚未有定例。

無疑,鋼管商面對歐美的制裁,的確少了一條門路,投資時宜了解歐美市場佔它們的生意比例,主打內地和中東市場的天大管材、珠江鋼管(1938),以及生產有縫鋼管的勝利管道(1080),所受的影響較微。辛思維認為,歐美國家對無縫鋼管有動作,取得甜頭的話,不排除會伸延至海上石油探鑽設備,連鑽石器材也受到牽連,成為不利該行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開採資源設備板塊中,煤機股應該是較佳的選擇。除了內地本身的需求外,鄰國蒙古也對煤機需求上升。蒙古焦煤(975)資料顯示,2009年輸往中國的蒙古煤炭的凈額達到2810萬噸,而2008年的數字僅為200萬噸,開採量大幅增長,加上更多蒙古煤企市場化,對機械的需求增加。

打造大煤企 機械化普及

三一國際為內地最大的挖煤機生產商,2010年營業額達到26.8億元,按年增長41%;另一企業國際煤機(1683)的營業額也達到19.4億元,按年增長28%。

內地自2008年起展開煤炭整合,國家銳意打造約十個億噸級產量的煤炭集團,要大規模生產,提高機械化程度不可少。以前,山西一帶煤老闆擁有小煤礦,由於範圍小,地方面積有限,根本不能用上大型的掘進機,對煤機的需求自然小。如今地方煤礦給整合了,變成了較大面積的煤礦,加上大企業資金較穩定,反而機械化符合經濟效益。如此一來,令到煤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對於鋼管企業,煤機商的主要市場為內地及蒙古,內地當然不會貿然對本土企業實行制裁,至於蒙古方面,由於依賴煤炭機械進口,與中國的貿易是和諧合作多於角力,為煤機股創造美好的經營環境,可留意當中的投資潛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