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薄利不打緊 突圍靠多銷


醞釀多時的內地個稅改革上周終於落實,財政部公布,個稅起徵點將由2000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3500元。市場早已預期,基層稅賦的減輕,對面向大眾的零售業有利。

適逢近日,在內地經營「大潤發」等大賣場品牌的高鑫零售(6808)在港招股,自然惹來追捧。只不過,零售前景雖佳,大賣場始終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去年公司邊際利潤率只有1.84%。與同業相比,高鑫有沒有突出之處,值得仔細研究。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了由老闆加人工之外,還要由政府從稅收方面進行減免。今次內地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後,預計全國有6000萬人不再需要繳交個稅。其中,月入4000元的人士,每年可以少交1920元的稅款;月入8000至1萬元的中等收入人士,每年更可減少交稅5760元。

財政部估計,起徵點提高後,全年稅收將減少1600億元左右,即代表有1600億元的資金,將由政府的庫房釋放到市場。對於老百姓來說,每月少交數百元的稅,說多不多,但至少能夠多買一件衫、多去一次餐廳、多吃幾包零食。

雖然1600億元未必會全數貢獻到消費市場,不過,參考相關數據發現,過往幾年,內地居民消費額平均佔可支配收入的60%,而中低收入人士的消費比率更達到70%,所以預計今次約有1000億的資金會投入到消費市場。

超市賣場非暴利

居民消費增加,超市、百貨等零售企業可望成為最大得益者。周一(4日)開始招股的高鑫零售受到追捧,首日即借出約2.21億元孖展額,相當於公開發售部分已獲近三成認購。在收入增加及減稅的利好下,零售股的美好故事確實說不完。只不過,要看清高鑫是否值得投資,還要由基本數據入手。

雖然早前,因為康師傅(322)與家樂福的糾紛,引發內地傳媒對超市上架費過高的討論,令人誤以為此類超市賣場也屬暴利行業。不過,高鑫的招股資料顯示,公司去年的邊際利潤其實只有1.84%,不但比國際連鎖超市沃爾瑪的3.52%低,與本土品牌聯華(980)的2.4%相比,仍低出一截。

試想想超市賣場向商戶收取租金及上架費等後,既要支付租金,又要燈油火蠟,還要支付人工及宣傳費等,利潤確實有限。暴利原來只是一個傳說,微利才是事實。

事實上,微利雖然看似是一個不利因素,但想一想,其實也未必,只因超市賣場所面對的顧客,往往都是對價格最敏感的基層消費者,所以以低價的策略拓展市場,其實亦有好處。

相比起物美(1025)及聯華(980)的賣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高鑫旗下的「大潤發」及「歐尚」兩大品牌,目前共有大賣場197家,並正逐漸向二線或以下的城市拓展。據招股書資料指出,目前集團在內地大賣場的市佔率最高,達到12%,比沃爾瑪還要高0.8個百分點。

增長勝同業

以空間換取利潤似乎是目前高鑫所走的策略,雖然未必人人認同。細看公司去年盈利增長,發現此策略確有可取之處,難怪公司去年純利增長31.9%,分別跑贏同業物美及聯華的25.6%及27.5%。

「大潤發」低價的形象在內地令消費者頗受落,據內地傳媒報道,參照香港過去有超市建立什麼「格價專員」的制度,大潤發亦在每間分店成立「查價小組」,每組人數6至7人,每天抽查過千種商品,並與方圓5公里內的競爭對手格價,成功建立起「抵買」的形象。

辛思維承認,目前對高鑫的看法大致頗為正面。不過,抽新股當然不能不理其他可能的風險因素,尤其賣場價格頗為透明,集團可以走低價路線,其他企業也可以。所以,此優勢能否持續仍不得而知。

加上,零售行業目前所面對的不利因素,包括工資、租金上升,以及內地食品安全事故頻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等,都是投資者不能忽視的風險。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