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奶粉也要降關稅?


為了減少貿易盈餘,促進進口及內銷是內地今年其中一項重要工作。當然,鼓勵消費最直接的方法自然離不開減價,降低進口關稅具有必要。只不過,減稅不能一刀切,還要視乎社會需求及對本土產業的影響而定。目前,市場上除了提出奢侈品應減稅之外,奶粉減稅的呼聲亦甚高。但成事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除了名牌手袋之外,中國富人到海外搶購的熱門產品中,排第二位的,相信非奶粉莫屬。民眾對於到境外購買奶粉有如此大的需求,除了因為本地奶粉質素受質疑之外,還因為奶粉的進口稅率較高所致。

事實上,目前奶粉的關稅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包括進口稅及增值稅。包括荷蘭、日本、澳洲及新西蘭等,屬於最惠國的進口稅率為5%-10%,但包括美國在內的非最惠國,進口稅率則為40%。再加上17%的增值稅率,來自美國等非最惠國的奶粉稅率高達57%。

目前,在內地正醞釀減低進口關稅的過程中,就有不少人提出,屬於必需品的奶粉,應該成為減稅的項目之一。不過,根據財政部今次反對降低奢侈品關稅所持的理由,辛思維認為,奶粉減稅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首先,從行業的角度看,內地其實並非沒有足夠奶粉供應,只是因為毒奶粉而令消費者的信心受打擊,其影響應該屬於暫時性。只不過,若因為家長到海外購買進口奶粉的需求大升而降低奶粉關稅的話,相信其影響將由短暫性變成永久性,令中國奶業持續萎縮。

其次,從消費的角度看,目前有能力購買進口奶粉的,其實主要仍是一些較為富裕的家庭。既然奢侈品稅不能降是為了減低收入分配不公,貴價進口奶粉,同樣可達到類似的效果,關稅自然不能降。

雅士利(1230)、環球乳業(1007)及澳優(1717)等進口奶粉股,雖然在目前內地特殊的奶粉市場局面中得到發展機會。不過,切勿期望能在進口關稅方面得到任何好處。尤其內地目前進口奶粉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三家企業去年的業績表現中,以環球乳業及雅士利的表現較佳,澳優則出現純利倒退,情況不太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